汽车玻璃炸碎
爆炸发生在德黑兰北部赛义德汉丹地区,伊朗媒体和目击者说,一人骑摩托车把一枚炸弹吸附在罗尚乘坐的“标致405”汽车上。罗尚在车内丧生,另外两人受伤。
现场图片显示,一辆深色汽车后端玻璃完全炸碎。电视画面显示,现场附近地面散落大量玻璃碎渣和金属残骸,地上有血迹,警方人员正采集证物。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确认,罗尚32岁,毕业于一家石油工业高等学校,是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部门副主管,分管商业事务。
袭击手法相似
自2007年以来,伊朗已发生6起针对核科学家的袭击事件,共造成核科学家5人死亡1人受伤。伊朗政府一直认为,这些袭击事件与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有关。
11日的汽车炸弹袭击与2010年11月德黑兰两起爆炸袭击事件手法非常相似。当时袭击者也是骑摩托车靠近受害人所乘汽车,把炸弹“贴”上车身后迅速离去,炸弹随后爆炸。两起爆炸中,沙阿里亚里当场死亡,达瓦尼受伤,康复后2011年出任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
位于阿联酋迪拜的近东和海湾军事分析研究所安全分析家卡拉希克说,使用可吸附爆炸装置的手法带有特工行动特征,“这是消除某人很常用的方式,干净、易行、有效”。
美国否认参与
伊朗安全官员巴拉特鲁说,袭击是以色列所为,试图在伊朗议会选举前制造紧张气氛,拉低投票率。
卡拉希克认为,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似乎正以特工战延迟伊朗核研究进程,而非真正打一场常规战争。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11日否认美国参与这一袭击事件。她说:“我要直截了当地否认美国参与伊朗国内的暴力行为。”
耿学鹏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