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董金平援引了一个听来的故事:某世界五百强企业忽然决定停招来自中国大陆的大学毕业生。闻者无不愤慨,甚至想要马上抗议,可该公司也有苦衷:公司大力培养的大学生中,许多人最终不告而别,细察原因基本只有一个:其他公司薪酬更高。市人大代表严晓俭也坦言,在企业经营中常因此类不诚信,遭遇投资失败,人才流失,发展受挫等诸多难题。
听说有企业质疑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董金平感到十分痛心。他忆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创办人潘序伦先生,在80多年前创校时立下的校训“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于是在立信会计学院推行“诚信考试制度”。是否加入诚信考试试点,全凭学生自愿。一旦选择参与其中,无论大考小考,考场上将没有老师监考,也无摄像头监视,全凭学生们对诚信的自觉坚守。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在小组讨论的总结发言中,俞正声坦诚呼应代表们关注的诚信话题,几乎把所有的发言时间都留给了“诚信”二字。“没有诚信,城市的科学有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俞正声指出,我们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其中诚信是基础。我们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让诚信建立在法律制度保障和约束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对于不少代表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无论是道德建设还是转型发展,都需要高度的诚信,俞正声十分赞同。他说,诚信体系建设是事关上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对上海加快形成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至关重要。随着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整个社会建设和经济运行对诚信的要求更高。没有诚信,城市就不可能科学有序发展。
俞正声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要在干部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行动措施和办法,推进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党员对党组织忠诚,公务员对人民群众负责,政府有错坦诚承认,企业经营不弄虚作假的良好氛围。上海是一个讲规范、按规矩办事的城市,这是上海十分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依法办事,让诚信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