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兵力
■ 苏联和阿富汗空军:第4军的7个航空团(第120、129、168、185、190、200航空团,341电子战轰炸机团),每团都装备有米格-21战机和米-24直升机,其中有2个团还装备了米-8直升机,后又陆续装备了米格-23、米格-23UB、苏-22、图-22M3、苏-24、米格-29、图-22PD电子战飞机等。阿富汗空军也已装备一定数量的米格战机、苏霍伊式歼轰机和米式武装直升机。
■ 巴基斯坦空军:共约10个中队(第5、9、11、14、15、16、17、18、23、26中队),分别装备歼-6歼击机、“幻影”Ⅲ/Ⅴ战机、F-16A/B“隼”式战机,并在兰迪科塔地区、阿拉瓦里、马克拉科、科霍贾尔、斯瓦特和米兰沙地区建立数个雷达站。
交战背景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最初,巴基斯坦军方很担心苏军的南下会危及到巴基斯坦的安全。但在1980年间,苏军并没有对巴基斯坦构成直接威胁,而是忙于建立据点以及在占领区建立统治秩序。然而,从1981年初开始,由于巴基斯坦境内的难民营被阿富汗抵抗运动用来进行补给和训练,而巴基斯坦人也在这里为抵抗运动招募新兵,因而招来了苏联驻阿富汗空军部队和阿富汗空军部队的侦察与轰炸。
1981年底,巴基斯坦军方开始直接参与组织、支援以及“指导”阿富汗抵抗运动;在巴基斯坦的多次求助下,美国决定向巴基斯坦提供F-16A/B“战隼”战斗机,并为巴基斯坦空军训练飞行员。
1984年10月起,苏联和阿富汗空军的飞机入侵巴基斯坦境内更加频繁,巴基斯坦空军由于缺少预警手段,常常无法及时起飞拦截入侵者,来自公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在1986年2月,巴基斯坦空军将“幻影”战斗机部署到卡马拉,将美制F-16战机部署到萨蒙格里和白沙瓦,并且给予了基层战术指挥官更大的自主权。此后不久,就发生了一系列的空中交战。巴基斯坦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使用F-16进行空战的国家(第一个是以色列)。
交战过程
从1986年2月11日巴基斯坦空军和苏联空军第一次交锋开始,到1988年底正面对抗结束,巴苏空中较量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初期交锋阶段
(1986年2月11日~4月12日)
这一阶段,多为遭遇战,双方战果甚微。
2月11日,巴基斯坦空军正在空中巡逻的2架歼-6战机在地面雷达引导下,发现了苏联空军的4架米格-23。2架歼-6巧妙地飞到苏军战机后方,但米格-23立即转向飞回阿富汗,此次遭遇战无果。
3月19日,阿富汗空军的苏-22歼轰机编队,在苏联空军米格-23MLD战机的护航下,分几个波次轰炸了巴基斯坦的边境哨所。
4月10日,苏联和阿富汗空军进攻塔尼地区,苏-22、苏-24歼轰机使用激光制导炸弹轰炸目标。
4月12日,巴空军3架歼-6由地面雷达引导,截击入侵帕拉其那上空的2架敌机。飞行员卡马尔成功接近敌机,进入射程后,先后发射2枚AIM-9P“响尾蛇”导弹,均未击中敌机。随后,飞行员乔德里也发射的1枚“响尾蛇”导弹,也未命中。
交战高潮阶段
(1986年4月~1987年8月)
这一阶段,是空战比较激烈的时期,苏联和阿富汗空军损失惨重。
1986年4月16日和5月10日,巴基斯坦空军驻卡马拉的第5和第18中队的“幻影”战机中队,分别击落1架阿富汗空军的米格-21“鱼窝”战斗机。
5月14日11时许,第18中队的2架“幻影”战斗机的火控雷达锁定苏联空军的1架武装直升机,但由于电器故障和操作错误,“幻影”战斗机的机炮无法使用,未得战果。
5月17日清晨,巴基斯坦空军的2架F-16飞到帕拉其那上空巡逻待战,有2架阿富汗空军的苏-22歼轰机进入导弹射程,巴军飞行员发射了1枚“响尾蛇”,未中目标。F-16随即180度转弯继续追击敌人,1架苏-22歼轰机被F-16的火控雷达锁定,“响尾蛇”导弹在敌机附近爆炸,击落目标;另1架苏-22歼轰机遭机炮连射受伤。
10月和11月间,不少于200枚“毒刺”导弹装备到“圣战者”手中,给苏联和阿富汗空军带来了厄运。11月19日,苏联空军的1架米格-23ML、2架米格-25和1架安-12B被击落。11月29日,阿富汗空军的1架伊尔-28被击落。12月19日,苏联空军1架安-12B被击落。
1987年1月21日,苏联空军的第200攻击机团又损失3架飞机,其中包括1架米格-25战机、2架米格-23ML战机。
1987年3月23日,苏联空军和阿富汗空军出动12架米格-21战机轰炸特里曼格尔地区和安果尔·阿达地区的目标,但无功而返。
3月30日,巴基斯坦空军2架F-16发射2枚AIM-9L“响尾蛇”导弹,将苏联空军的1架安-26击落,机上39名乘员全部死亡。
4月16日,巴基斯坦空军2架F-16在赛尔附近执行战斗巡逻任务时,追踪到2架苏联空军的苏-22歼轰机。巴军F-16发射AIM-9L导弹将它们击落。其中,1架坠于巴境内,另1架坠于阿富汗境内。
4月29日晨,巴基斯坦空军2架F-16攻击了正在执行布雷任务的4架苏军米格-23MLD,但1架F-16由于飞入米格战机投下的集束炸弹群中被炸毁。
在1987年4月,巴基斯坦空军的F-16还在克霍斯特地区击落2架安-26和4架米-8直升机。
1987年8月,巴基斯坦空军1架F-16在克霍斯特附近击落了1架阿富汗空军的安-26运输机。
持续交战阶段
(1987年10月~1988年11月)
这一阶段,巴基斯坦空军与阿富汗“圣战者”组织联合作战,使用战机和地空导弹,不断击落苏联和阿富汗空军的飞机。
1987年10月6日,阿富汗空军4架苏-22歼轰机试图轰炸喀布尔时被“毒刺”导弹击落。
1988年6月24日,阿富汗抵抗组织袭击喀布尔机场,摧毁8架苏-24。8月4日下午,巴基斯坦空军2架F-16在汉古地区上空巡逻时,发现4架苏联空军的米格-25战机。巴军发射1枚AIM-9L导弹,击落1架米格-25。
9月12日6时6分,巴基斯坦空军2架F-16从卡马拉空军基地起飞,在纳瓦卡伊地区上空执行战斗巡航任务。6时40分,地面指挥所命令这2架F-16拦截苏联空军的12架米格-23(其中,8架满载炸弹,准备轰炸库纳尔山谷的目标,另外4架护航)。当F-16与米格-23相距12千米时,苏联战机使用红外干扰装置,使F-16的火控系统无法锁定目标。直到相距3000米时,2架F-16成功锁定敌机,各发射1枚AIM-9L导弹。其中1枚导弹使1架米格-23的机翼和机身受损,另1枚导弹没有战果。
1988年11月3日,巴基斯坦空军第 14 中队的2架F-16在克霍特地区上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地面指挥所命令它们拦截3架入侵巴基斯坦的敌机。在11千米的距离外,F-16飞行员目视发现1架苏-22歼轰机,飞行高度6000米。当2架F-16爬升高度时,2架苏霍伊战机转向飞回阿富汗,1架苏-22向F-16飞来。F-16飞行员在与敌机相距5000米时,“迎头”发射1枚“响尾蛇”导弹,击伤这架苏-22歼轰机,随后补射的1枚“响尾蛇”导弹击落苏-22。这是发生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的最后一次空战,此后巴空军还有几次拦截飞行。
战事点评
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巴苏空中之战,对巴基斯坦来说,有力地保卫了国家边境地区的空中安全,有效地支援了阿富汗抵抗组织反击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动。
从军事上看,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美制第三代战斗机和先进的空空导弹,占据了装备上的优势。在与苏联和阿富汗空军的较量中,巴基斯坦空军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徐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