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全市不少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开放——~~~
全市不少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开放——~~~
全市不少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开放——~~~
     
2012年01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不少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开放——
众口难调,社区食堂怎样协调?
曹刚 周馨
■浦东新区上钢新村社区食堂环境简洁、温馨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记者  曹刚

  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2008年以来年年进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市已设立444处。主要服务社区老年人,吸引周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等顾客,又有“社区食堂”之称。食堂价位怎样?口味如何?带着这些问号,记者前天走进一家老年人助餐服务点。

  哪怕同一个蔬菜,也分开炒

  浦东新区上钢新村社区食堂醒目处,贴着3份午餐菜单——A、B两款“老年套餐”,单价7元,供60岁以上社区居民选购,其他人可买一款“社会套餐”,单价8元。“对负责运营的餐饮企业来说,每套午餐都卖8元,‘老年套餐’便宜1元,差额由街道补给企业。”上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马眉飞说。

  她所在的服务中心是一家社会组织,受街道委托,负责食堂日常监管。每逢月末,餐饮企业会拿出一份详细菜单,供服务中心筛选。马眉飞介绍,菜单每月调整,“淘汰哪些菜品,社区居民讲了算。”每顿午餐,确保一大荤、一小荤、两素,加一碗汤。天天翻花样,一周内很少重复。

  社区食堂确实便宜,但好吃吗?怎么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

  采访当天,“社会套餐”的大荤是炸猪排,“老年套餐”则是口感酥软的剁椒鱼块或肉圆,差异明显。哪怕同一个蔬菜,也得分开炒。“‘老年套餐’要焖焖烂,卖相差点没关系,年轻人相反。”

  煮饭也要区别对待。年龄不同,对米饭需求迥异。“老年人欢喜吃烂饭,而且饭量大。我们食堂供应米饭,一般都不限量。”徐月芳笑言,可能是因为许多年轻人都在减肥。

  “企业拥有自己的原料基地,进货渠道畅通,可保障食材质量,降低成本。”马眉飞说,“所有菜配送到社区食堂时都是半成品,事先已完成集中清洗和初加工。”她解释,如素鸡、大排或狮子头,油炸时会产生较大油烟,影响周边环境。“这也解决了食堂附近居民原本最担心的问题。”

  居民实惠多,企业压力就大

  近年来物价飞涨,社区食堂的菜价却始终保持稳定。上钢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培红回忆,2008年底开业时,每套午餐定价6元,3年只涨过两次价,每次涨幅0.5元。

  “老夫妻两个人,一顿午饭花14元,能吃到四菜一汤。”马眉飞介绍,如在家下厨,辛辛苦苦买汏烧,吃不到这么多品种,饭后还得洗碗;如果图方便,请钟点工,按一般市场行情,每小时付费15元,菜钱自己掏,菜价还老是涨。“一些老人精打细算,夫妻俩中午买3份套餐,剩一半打包。只需21元,午餐连晚餐一并解决了。”

  社区居民得到实惠越多,餐饮企业承受压力越大。店长徐月芳来自食无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上钢新村社区食堂的元老。她透露,“食无忧”在上海共经营9家社区食堂,“本店属于微利,还有好几家都亏本经营,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

  食堂位于社区中心地段,原址用于街道办公,改造、装修等前期投入,都由政府埋单。为调动企业积极性,开张以来,街道免收房租。虽省下大笔开销,但其他成本还是不少。

  “水电费,公司和街道协商,分别负责厨房和店堂,月开销3000多元;燃气费由我们单独承担,每月支出五六千元;12个员工的人力成本也不低。”徐月芳坦言,保本压力不小。尤其是燃气费,每立方米3.6元,以“非居民用户”计算。“我们也是为民办实事,最好能享受民用燃气政策。”她解释,如按每立方米2.4元的民用燃气价计算,每月可节约近2000元燃气费。“这是街道和企业的共同呼声。”张培红说,成本降低后,企业的积极性也会更大。

  客流暴跌,想方设法“拉客”

  与营业额直接相关的,是客流量。只有当顾客达到一定数量时,企业才可保本,食堂才能正常运营下去。“单靠政府补贴,会走入恶性循环。”

  张培红回忆说,2008年12月8日,上钢新村社区食堂开张首日,顾客盈门。附近许多居民都跑来凑热闹,想看看这个便宜食堂长啥模样。当天中午,座位全部爆满。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客流量暴跌七八成,只剩20来个回头客。

  上海有众多老龄化社区,上钢新村是其中之一。“全街道有近3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接近户籍人口的30%。照理说潜在顾客很多,为什么不愿来呢?”张培红分析,“我们要多想点办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吸引他们来。”

  正餐时间外,食堂成了社区老年人固定活动点。免费培训戏曲、雕花,高温天送绿豆汤,中秋节尝月饼,元宵节吃汤圆,春节前送春联。前天上午,老年交友组织“老来客会馆”的成员们来到食堂,玩“套圈”,赛“钓鱼”。“大家聊完天,做完游戏,正好顺便在食堂吃饭。”马眉飞笑着说。

  上钢新村街道辖区面积7.54平方公里,尽管食堂地处中心,但许多居民还是觉得太远。于是,4家“分店”陆续开出。“4个助餐点接受中心食堂统一配送,平均容纳五六十人堂吃,方便更多居民就近用餐。”张培红介绍,每天中午总销售量约400客。“今年计划新辟5个助餐点,并推出商务套餐等新品。”

  一些老人行动不便,食堂还提供上门服务,每天送餐近300客,开拓了客源。2009年夏天,食堂运营渐入正轨,增设“社会套餐”。社区干部、企业白领、建筑工人,都是常客。这部分客流日趋稳定,现已接近总数的3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财经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健康生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0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23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24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25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26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27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28版:好吃/美食专列
众口难调,社区食堂怎样协调?
社区食堂卖早点缺乏操作性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7众口难调,社区食堂怎样协调? 2012-01-12 2 2012年0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