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洞说教引导的只会是道德伪善
——一位学者对人教版课文《平平搭积木》的看法
叶开
  人教版一年级课文《平平搭积木》最近引发争议。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平平”的小孩用积木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据《新京报》的报道,北京安华里一小一年级一语文老师称,“教到这一课时,总感觉怪怪的,不清楚编者为什么这样分配房间,但没有多想。”多位家长也担忧,“爷爷奶奶分床睡是证明两老人关系有问题?奶奶和孙子住一起会不会引发隔代教育问题?”“就内容而言,这篇文章肯定存在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课文里房间分配不符合一般生活准则,可能对孩子带来误导。

  老师和家长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课文暴露出来的深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课文假装写“平平搭积木”,其实“意在沛公”。撰写者“装嫩”,以问答式见缝插针地大加说教,把小孩子搭积木这样一个简单玩乐,“有目的有预谋”地抬升到了献祭的高度——孩子搭个积木都不能好好玩,还要被暗藏的撰写者逼着献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应以说文解字为主,读童话讲故事诵诗词为辅。相关课文要有趣味性,有幻想性。

  道德伦理从来都不是抽象存在的,而跟日常生活、具体情感密切相关。虚伪说教、纸面道德,大多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这种“假大空”道德泡沫,在社会上空到处飘飞,道貌岸然的腐败官员前一年还被媒体歌颂,后一年就侵吞公款包养二奶无恶不作。

  陪小孩玩过的父母都知道,五六岁孩子搭积木,一是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二是开发他们的智商,三是促进他们的想象力。这仍是幼教专家和父母们的第三方良意,已属外因了。小孩子搭积木没这么多想法。他们就是想玩,好玩,好好玩。在孩子反复尝试积木块后,亲手成功地完成了房屋、飞机、轮船等各种式样的搭建,这本来就是一种纯粹的喜悦,在喜悦中促进心智发育。

  这就是良意教育所能达到的善性目标之一。

  在幼教阶段,以趣味引导,以玩乐促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这个阶段,善意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保育孩子美好的心灵,开发他们探索世界、勤于思考的能力,并把多姿多彩的世界展现给他们,并给他们保留相对充裕的个人空间,得以涵养自己的个性。

  只有特殊材料组成的教材体课文编撰者,才如此处心积虑地在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中,高密度地植入道德说教广告。道德说教并非课文杜撰者的新发明,而是古已有之的“返祖伦理”。“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曾批判过那些泯灭孩子个性的吃人礼教,如今死灰复燃了。

  鲁迅《狂人日记》里的那位“狂人”翻开历史书看到的都是“吃人的历史”,这不是抽象控诉,而是具体描述。在控诉旧礼教的《二十四孝图》里,鲁迅说: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鲁迅写了“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后,过了六十多年,巴金在《随想录》里说:“……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感到活下去没有意思,没有趣味,这种小学教育值得好好考虑。”

  在这篇教材体课文末尾,编写者平地起高楼,突然就拔高到了“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抽象高度。这个高度,跟普通公民没什么关系,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朝廷命官角度来看的。

  一个六七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就要被迫学习装腔作势、虚情假意地造间房子给“上级领导”、给天下“寒士”,这不仅是虚假的灌输,而且是毁坏孩子的心智。

  一个善意的社会,是各种不同身份等级岁数的各阶层人的普遍尊重与彼此尊重。这个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对等的。  

  东方早报

  (叶开,作者系《收获》杂志编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特稿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苏州河上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 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空洞说教引导的只会是道德伪善
保障数据还是保障安全?
广东首个民间智库获得民政部门注册批准
“现在就要”一代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空洞说教引导的只会是道德伪善 2012-01-17 2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