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社区居民纷纷表达对中国家庭的支持,他们认为移民局的决定对中国家庭“不公”。
面临遣返困难重重
2006年,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瓦南布尔市米德菲尔德国际屠宰场的担保下,6个中国家庭来到瓦南布尔市工作。这些家庭分别获得了为期4年的工作签证。在工作签证期满后,他们像许多技术移民的申请人一样,申请在澳大利亚的永久居留权。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对技术移民的要求做出了重大调整,提高了对技术移民的英语水平要求。由于无法达到英语水平要求,这6个中国家庭的移民申请被澳大利亚移民复审仲裁机构拒绝,将被遣返。
移民申请遭拒将使这6个中国家庭面临重重困难。他们当初来工作时,都把孩子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孩子已经在本地学校学习了6年。一旦不能顺利移民,那么这些孩子就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回国继续读书,很可能难以跟上国内教育进度,如果留在澳大利亚作为留学生继续学业,那么他们的父母将不得不负担高昂的留学费用。
等待部长最后决定
在瓦南布尔市,这6个中国家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承担志愿工作,与当地人相处融洽,早已被当地人认为是他们中的一员。因此,当得知移民局拒绝了这些中国家庭的移民申请后,当地不少居民纷纷站出来对中国家庭的遭遇表示同情。甚至有一些居民表示,愿意为这些中国家庭提供担保,使他们可以留在澳大利亚。本地一名议员也专门约见移民部长博文,要求他留下这几个既有技术专长、又受到本地居民欢迎的中国家庭。
据报道,目前这6个家庭已经向移民部长博文提出了申诉,他们正在等待博文的最后决定。根据澳大利亚相关规定,如果移民部决定介入此事,博文有权根据他的个人意见,向被拒的个人签发签证。
移民政策重大调整
近来,澳大利亚对移民政策作出了许多重大调整,受到影响的其实远不仅仅是这6个中国家庭,还有许多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各国学生。
总体看,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呈现出收紧的态势。自2011年以来,受到澳元升值影响,澳大利亚经济面临重大压力,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数量大增。在工作机会减少的现实下,吸收新移民的政策自然会收紧。
一个名叫克丽丝·麦克伊文的瓦南布尔市民给移民部长博文写信,为6个中国家庭陈情。麦克伊文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澳大利亚引入移民只是为了用他们几年再把他们送回去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比现有体制更人道的制度……是的,澳大利亚需要技术工人,但我们应该更人性化。” 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