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七月,女儿力促我到佘山消暑,于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原计划女儿带我们游玩内蒙古,我不想出远门,于是入住环山路一个度假村。
正午走进度假村大堂,有旅客在退房结账时说找不到电子房卡了。服务生说,你们走吧!回家如找到再联系我们。看着旅客离去,我纳闷了,遗失酒店房卡钥匙至少赔上50元钱才能脱身啊,我曾经历过。也许,电子房卡成本才几毛钱,如此不在意反而会增多回头客。深谙此道的店家不与旅客在这方面较劲,是明智之举。
我们入住的房间与佘山顶上的教堂、天文台成斜角,隔窗望去,那横空出世的教堂庄重而神秘,天文台的圆顶在阳光下则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依稀还记得,山上教堂建筑有罗马式通道、哥特式尖顶、以色列式橄榄形钟楼、中国民族色彩斗角地砖……人们都说,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松江又被称为上海之根,佘山顶上如此丰富而多彩的组合,足以说明了上海胸怀的本色。教堂与天文台和谐相邻,尊重宗教文化与敬重科学文化正是现代上海的价值追求。
随着一声惊雷,暴雨顷刻直泻,山顶建筑在雨中越发挺拔,那知名不知名的树木、林竹翠叶也分外养眼。不一会儿,雨停了,山坡上的知了开始齐奏。女儿说,我们去户外散散步,现在正是享受负离子的最佳时刻。于是我们沿着两旁高大树木的环山路,沐浴着清爽新鲜的空气前行。雨水洗涤过的树木确实令人舒坦,才走了二三十米,心境变得十分地静谧、心胸十分地宽畅,呼吸血压都平稳了。环山路靠山一边用铁栅栏围着,有些煞风景,也许是防游客随意上山有不文明举动,可近邻的农家上山也难了,倒是管理单位肯定省心了许多。庆幸的是,管理单位保护林木做得很好,你看凹凸型的围栏绕开了一株株树木,让上百年的树木错落有致而各有了自由延伸的空间。
令人惊奇的是,有家机械厂竟然坐落在环山路两旁。起初还以为蓝色的两层建筑是临时工程用房,走近一看,嗨,一边是食堂和行政办公室,对门山脚下则是设计室、车床铣床车间动力机修车间等。透过门窗,一位师傅用油标卡尺正在测量某个零件。车间如此敞开可谓独具一格,就是不知车铣床切削时的冷却水,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还是哪里。但此刻工厂机床转轴声与佘山山林声响的合拍,让人不反感。现在的旅游胜地还有工厂一席之地,此景也许惟有佘山。看来佘山肚量,远远超出了想象。是的,又见一家紧挨路边的农屋,它能在风景开发、筑路建设后不倒,似乎在诉说这里没有强拆的故事……山脚下,又见数十间之多的农屋,屋前池塘中一群鸭子悠悠甩尾,桃树还有梨树下追逐中的小鸡,把雨后的佘山装扮得更加生气盎然。这天晚餐胃口大开,也是入夏以来睡得最舒服的一晚。
第二天早餐已近10点,见我们姗姗来迟,服务员说,对不起,自助餐已收摊,你们吃馄饨还是吃面,我们免费供应的。吃着度假村现包现煮的馄饨,口味好,心情自然更好。是啊,佘山没有泰山雄奇、黄山峻秀,也没有天目山阴凉,但也许不在什么国际第一、世界之最的地方,只要能得到平凡而真诚、细心而周详的服务才最享受,才最是我们能满足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