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公园,发现公园的早晨,不是宁静的,而是喧闹的。在各个角落聚集的文艺爱好者,有跳各种舞蹈的群体,有吹萨克斯、黑管等西洋管乐器的,还有唱越剧、京剧、沪剧的。
我这个人好静,所以常常往公园的幽深处走,在相对比较安静的雪松林里,我常常会遇到一位沉默的操琴者。那是一位六十出头的京胡爱好者。他第一次吸引我,是我发现他在松林深处摇头晃脑地拉京胡,但却没有声音。我好奇地走过去,直走到他的身边,才听到那京胡发出细微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他对自己的京胡做了处理:撤去了琴马,用一根小木棍代替,还在京胡的蟒皮上垫上了一层塑料泡沫。如此,京胡的声音便变得十分微弱,稍远一点就听不到了!
看到操琴者如此处理,我突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他是不想让自己的琴声干扰到其他游客。听他演奏,十分地流畅娴熟,如果按上琴马,完全可以演奏出悦耳的京剧音乐。但他没有,他只让声音小到只有自己能够听到!尽管,雪松林本来就是一个游客很少来的所在,但他依然如此地自律,宁可让自己成为一个沉默的操琴者!
看着沉浸在琴声中的他,我肃然起敬!
自那次以后,每每经过他的身旁,我总有感慨!我们经常讲提高国民素质,建立和谐社会,从哪里着手?我觉得,这位沉默的操琴者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从尊重别人的权利,关注别人感受开始,从自尊、自律开始!
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常常会出现不和谐之音:马路上乱按汽车喇叭,高楼上飞坠垃圾袋,邻里的卡拉OK夜夜笙歌,随处可见的宠物排泄物……等等。
我们有些人的生活,可能什么都不缺,但缺乏的,正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对别人生活环境的尊重和关注,对别人感受的尊重和关注!这反映了我们有些人的修养、素质的欠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有自尊,才会有自律,才会从道德的、情感的、法律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尊、自律,懂得尊重和关注别人,我们的国民素质,才会有效地提升,才能呈现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