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一口,野蜂蜜蓝莓酒,欧洲朋友自种自酿自己喝的。当然不上市,一年拢共才三五十瓶,送朋友的不会超过十瓶。瓶子是朴实不是粗陋,放心喝吧,从果子到酒都绿色至极。喝着它,会从心底冒出一个字……不,不是“爽”,是“醇”——回味无穷呵。
“爽”往往误人,“爽”的背后往往是空落和苍白。“爽”可以用在你这些巨型果蔬上:看看,够大,够光鲜,堪称美艳,一口咬上去,爽感是有的。可是,滋味呢?营养呢?都被稀释了。正如专家指出,现今果蔬营养成分的低下和口味的寡淡,是缘于“环境稀释”和“基因稀释”,而究其实,是“人为稀释”。
果蔬被“人为稀释”,那人才呢,人才有没有被“人为稀释”着呢?醇的果蔬和醇的人才是难得一见了。
最为搞笑的是,醇果蔬、醇人才都不值钱,而稀释果蔬、稀释人才却昂而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