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巷坐落在苏州太湖东山,始建于南宋。当时宋室南渡,途经太湖,见东山雄峙湖中,清幽静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遂有多员战将在此安家建屋,作为自己的归息之地,因有六条小巷,故名陆巷。村子不大,但历史上却有规模较大的明清建筑72座,现保存完整的仍有10余座,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
踏进雕梁画栋、气宇轩昂的明清式门楼,感觉果然古朴幽静。巷道不宽,2米左右,路面多为横铺的花岗岩石板,两侧是错落有致、青砖灰瓦的老宅,屋顶上还长着星星点点的杂草,屋檐上攀着不知名的藤蔓,斑驳的墙面砖缝中冒出了浓绿的青苔,灰褐泛白、木筋凸起的木制门窗透露着岁月的苍迈。街上门窗紧闭,清静无人,只有那房前屋后枇杷树上弥散出的淡淡的枇杷香味告诉我们主人的存在。这与不少旅游点街面新建商铺的喧嚣场景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个浮躁物欲的年代,陆巷坚守古韵遗貌的从容与淡定,让人感动。真是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呵!
紫石街上明代的会元、解元、探花、三牌坊特别引人注目——高大古雅、飞檐翘角,跨街而立。虽然灰暗陈旧,但风骨依然。门楣上漫漶的字迹,隐约显示着昔日的风采华章。
惠和堂是明朝宰相王鳌故居,典雅雍容,前后五进,148间房。大厅正中屏风上有唐寅的《王鳌出山图》,大厅周围和走廊上挂满了散发着悠悠墨香的名人字画,现出庭院深厚的人文底蕴。院子里花木繁茂、怪石嶙峋、廊轩相接、曲径回转,让你如进迷宫。走上绿树掩映的小桥,池中各色锦鱼蜂拥而至,向你乞食……室内雕刻精细的古典红木家具,数百年来依然泛着清幽华润的光泽,让人叹为观止。
出惠和堂,我们又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王鳌后裔旧宅怀德堂、王家祠堂和宋代户部尚书叶梦得的故居宝俭堂以及当地的民俗博物馆。令人关注的是,宝俭堂里密密麻麻地公布了自宋以来叶梦得后裔的显赫官位、学位和技术职位,这对研究历史、遗传和教育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份不错的资料。
值得称道的是,为保护故居不霉烂,有些房屋已让当地居民居住代管,但严禁私自装修改建。我们入室参观时,主人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房屋的历史文脉。
走出陆巷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在太湖边上的小店用餐。女老板很好客,让我们品当地新茶碧螺春,吃当地农家菜、草鸡汤和鲜美的太湖“三白”……
饭后我们到湿地公园散步。湿地公园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浅水区,不时有羽毛鲜丽的水鸟悠然自得地在漂浮的植物上嬉戏觅食。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一条条栈道蜿蜒着伸向湖中,走在上面明显有一股凉气袭身。栈道交错处还有供游人休憩的小亭,坐在里面,清风拂面,观碧波荡漾、鱼帆点点,赏风车堞影、鸥鹭翔飞,看云卷云舒、雾聚雾散……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