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车厢里,面对老人送出的关爱,二十名乘客竟然愣是站着,谁都不坐……
我琢磨着,这二十名乘客恐怕是被脑门里闪现的“老弱病残孕”五个明晃晃的字眼给吓怕了。
“老弱病残孕”这“五字公式”打小时候起就一直扎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深的脑海里。想想也是,把自己往这“五字公式”里套,在多数情况下,没一个字同自己沾边。如果在“公式”里再添个“累”字,大概倒是都能囊括进来。有些公交轨交部门的做法就比较灵活细致,已把广播提醒设定为“请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我很赞同。报纸上常常刊登一些讣告,其中不乏因辛勤工作过劳而亡的青壮年。在为之惋惜的同时,我就在想,社会应该大力提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非要拘泥于类如“照顾老弱病残孕”这样的俗套提法。受让者可以是遭“咸猪手”侵害的女生,也可以是站在车厢后部头碰天花板的高个帅哥,抑或是手提大件行李的农民工兄弟……无论是谁,让座于谁,都是建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的一种爱心行动,都不应该大惊小怪。
诚然,在公交车厢里,年轻人装睡、假装玩手机而对颤颤巍巍的老人家视而不见的现象至今还常能映入眼帘,这实属不该。但,如若一位老人在自己身体条件绝对允许的情况下表达一份长者之爱,年轻人是否也可以学着礼貌地接受呢?让座可以不拘一格,恭敬有时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