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6日,G20领导人第8次峰会将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本次G20峰会在传统经济金融三大议题(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监管、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分歧仍然明显,而在一些新兴的议题上,如国际税收合作、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可能会构筑一些全球经济治理的共识。
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议题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影响将成为各国领导人在峰会上关注的核心。美国担心的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是否会中断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对欧盟来说,经济复苏的迹象仍然微弱,如何防止欧元区不再爆发新的债务危机仍是困扰决策者的头号难题。对日本来说,与美国退出宽松政策相反,“安倍经济学”正在进一步推动“量化宽松”。
二是在财政政策方面,针对发达国家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轮值主席国俄罗斯财长曾提出,各国债务占GDP比重不能超过90%的量化指标,该提议得到了加拿大、德国、法国的支持,但美国和日本坚决反对。作为折中,美日承诺,必须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并向峰会提交可信的国别中期财政战略,使债务占GDP比重回落到可持续的水平。
三是在结构政策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强调用短期的货币和财政等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而忽视或掩盖中长期内必须进行的结构调整政策。
在国际金融监管的议题上,落实巴塞尔协议Ⅲ、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监管“影子银行”、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督、统一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监管场外衍生产品等都是此次峰会在金融监管议题上的主要关注。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是分步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的充足率,分步提高资本的总充足率,同时,又加大了预防性的资本空间。这个协议的制定主要针对西方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美欧能否如期执行巴塞尔协议Ⅲ,成为新兴国家的一个重大利益关切。
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议题上,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与世界银行改革两方面。新兴国家积极支持基金组织扩大规模,强化借贷能力,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明显显得保守和不积极。
与传统议题充满分歧不同,峰会在一些新兴议题上,比如税收、发展等,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政策分歧较小,可能会取得一些成果。
一是在国际税收合作议题上,圣彼得堡峰会上,G20很可能会采纳OECD《多边税收行政互助公约》,并推动建立“全球税收情报自动交换系统”,以解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
二是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G20将会发布第一份“问责报告”,全面回顾2010年首尔峰会以来关于发展问题的“首尔共识”和《跨年度行动计划》的落实状况,并制定2014-2016年新的G20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其中尤其是,在制定后千年发展目标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通过G20的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从而为联合国框架内正在开展的相关谈判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