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的《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印度经济正面临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首先,经济增长率降至5%,为近10年来的最低;其次,通胀问题严重,央行连续升息不但未能有效压低通胀率反而产生了抑制投资的副作用;再次,印度经常账户赤字严重,目前已占到GDP的4.8%,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居最差行列;最后,货币卢比在近期内贬值17%,成为今年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还因此催生了外币债务沉重的公司大量破产与进口货物价格上涨的恶果。
就此而言,危机反而是印度推进变革的催化剂,因为危机下各阶层易于达成共识。有研究者指出,印度独立后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软件产业的崛起等,无一不是危机重压下的浴火重生。
印度总理辛格对此深有体会。1991年,他被任命为财政大臣时,印度正经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濒临破产:外汇储备仅够支付几星期的进口,黄金储备作为IMF贷款的抵押品被运往伦敦。辛格在当时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改革,从而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印度经济,也因此博得了印度经济改革设计师的美誉。
许多迹象表明,改革已在悄然进行:去年,印度政府削减了柴油补贴并对外资开放了零售和航空等领域;今年初夏,进一步推进“大爆炸”式改革,取消了一些领域的外资投资限制,包括以前被列为禁区的国防。虽然上述改革仍然程度有限,却是政府执政10年来改革的最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