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申城月饼生产总体安全可控,但一些细节仍不容忽视。本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月饼企业生产安全检查时,发现了一只德国小蠊。代表们提醒食品生产企业,不能放松“防虫”这根弦。
在黑森林饼皇食品有限公司更衣室,从事食品安全监察工作的市人大代表刘震华看到一只德国小蠊,当场拍下照片。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7条第二款,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就是: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套操作程序。比如,工人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不但要穿上隔离服、戴上隔离帽、口罩,还要在特殊区域经过风浴。风浴能吹落粘附在外衣上的各种不洁物,包括“搭便车”的“小强”。
德国小蠊能传播多种疾病,如寄生虫卵、乙肝病毒等等。近年来,德国小蠊已渐成申城蟑螂家族的中“优势品种”,繁殖力惊人,一只德国小蠊一年就可以繁殖20多代,一只不灭,后患无穷。
消灭德国小蠊,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灭蟑胶饵,选准点位安放胶饵,能够有效降低德国小蠊密度。这种方法无需全面用药,几乎不污染环境,比较安全。
“需要强调的是,在食品生产企业,无论是消灭老鼠、蟑螂,还是苍蝇,杀虫剂都是绝对禁止的——不然,或许害虫没灭掉,食品安全事故倒是引发了。”刘震华说,在灭蟑胶饵之外,科学的方法是,在厂房内按照一定的分布比例放置捕鼠器及粘纸粘捕。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