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定期支付型基金,每个季度给自己发季度奖金。”有投资者这样形容信诚季季定期支付债券基金。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每个季度在约定的时点、按照约定的现金支付金额,向投资者支付稳定的现金。而基金在分配现金前后投资者持有的份额数不变,这和基金分红很类似。有就是说,如果基金合同在2013年9月底以前生效,则在基金合同生效后的首个合同年度内,将基金合同生效日6个月对日的下一个工作日、9个月对日和第二年对日作为定期支付基准日进行定期支付,每单位份额的定期支付金额依次为0.026元、0.013元和0.013元,按面值为基础计算,首个合同年度合计支付比例为5.2%。
与基金分红相比,“定期支付”不受基金“可供分配利润”等限制。曾丽琼认为,这一模式为希望能定期获得现金且追求长期资本增值的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投资选择。曾丽琼拥有11年从业经验,银河数据显示,其管理的信诚双盈债券分级基金今年来以8.34%的净值增长率位列同类封闭债基首位,稳健、进取份额也分别以2.85%、19.06%的净值增长率位列同类第二和第一。
引人关注的是,定期支付基金提出的定期支付与养老金定期支取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使得正在推进定期支付基金的基金公司,几乎都将主要战场指向了养老金“蓝海”。我们以信诚季季定期支付债券基金为例,即将退休筹划养老生活的王先生购买“信诚季季定期支付基金”50万份,假设基金在2013年9月底前成立,按照该基金首个合同年度的定期支付规则以及投资人认购的基金份额发售面值为基础计算,2014年3月、6月、9月王先生将定期获得13000元(基金成立半年后才分配)、6500元、6500元的稳定现金流,补充养老生活费,而本金可用于养老储备,让王先生安享晚年。 本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