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30年前中国确定将深圳定位经济特区,其标志着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以及后来将上海浦东定位新区,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的话,那么此次决定在上海划出28平方公里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到全国的范围以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自贸区的设立,而不应该仅仅看作是一个地方的崛起。
机会再度眷顾上海,将使上海有再度腾飞的机会。上海人都知道,30年前,上海人流行的一句话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套房”,现在看这个说法滑稽得很,现在浦东与30年前比简直是天翻地覆,当时浦东开发也是搞了几大块实验区:陆家嘴定位金融贸易区,金桥定位出口加工区,外高桥定位于保税区,张江定位高科技园区,这都是区域性的改革试验区。如果说当年这种区域性的试验区如同火箭的第一级推动,将上海经济提升到现代化层级,那么接下来中国自贸试验区放在上海,犹如第二级火箭推动,将上海跻身于世界大都市的层级,这种提升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自由贸易的理念和文化上跻身于世界前列,对此上海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当年浦东开发兴起时,几个试验区的建立,股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陆家嘴、金桥、张江和外高桥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当年“浦东概念股”是股市中的龙头板块,在相当长时间中,这几家公司的投资者都跟着上市公司分享到了公司发展的成果,相当一部分股民也在炒作这些股票中获利,甚至于通过这些股票改变了人生,这些财富效应老股民记忆犹新。
现在自贸概念股又崛起了,尽管本周中国自贸试验区在上海建立的消息刚传来,也尽管开工的锣声还没有响起、规则还没有公布,但股市捷足先登,有句老话叫“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在经济生活中则是春江水暖“股市”先知了,本周一批与自贸区直接或间接沾点边的股票如同火箭发射似地飙升,在大盘一直在2100点摇摇晃晃之时,“自贸概念股”的崛起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自贸区不是一天建成的,“自贸概念股”是一个长期概念,并非是短线炒作概念,所以,在参与“自贸概念股”时可以关注如下几点:
其一,自贸概念还只是刚刚崛起,各种题材还处于含苞欲放阶段,未来的潜力更大。
其二,行情的主流主要集中在上海本地股上,而上海本地股在股市中坐冷板凳已经有许多年,这批股票大多数都跌无可跌,这种跌出来的投资价值是真正的利多。
其三,做自贸概念股股票眼光要放远,不要光看股票的市盈率,而要看反映想象力的市梦率。
其四,自贸概念股中大多数是小盘股,小盘股比较容易拨动,与前期市场炒创业板股票一样,炒自贸概念股的实质还是炒小盘股。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