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兵分两路
美军此次兵分两路,但在非洲反恐的立足点上却殊途同归。
首先,美军4日参与针对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的反恐行动。美国媒体报道,美军海豹突击队夜袭“伊斯兰青年运动”一名头目的海边住所,但未及确认是否击毙该人,就在对方火力下撤退。外界普遍认为,此次行动是对9月21日内罗毕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的回应。“伊斯兰青年运动”宣称制造了这起造成67人死亡的惨案。
美军5日在利比亚抓获“基地”高级头目阿纳斯·利比。美方说,利比参与策划和实施了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恐怖袭击。在利比亚的行动由奥巴马批准,国家安全部门和情报部门配合实施。
保持活跃状态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没有迹象显示这两次行动互相关联,但它们共同表明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目前在非洲保持活跃状态,美方有意通过此类行动震慑恐怖分子。
其中,利比的落网被认为是一个重大反恐成果。利比现年49岁,生于利比亚。他上世纪90年代加入“基地”组织,因精通计算机技术和侦察技能而迅速成为骨干,涉嫌在全球参与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美国人的恐怖袭击,包括共造成224人死亡的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恐怖袭击。他已为此在美国纽约法院受到缺席指控,美联邦调查局也早就将他列入“恐怖分子通缉要犯名单”。
观察人士认为,利比重返利比亚是为了在当地招募新人、设立分支。因此,他的被捕无疑为利比亚消除了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至于美军在索马里的行动虽然实际战果尚不清楚,但作为美方自2009年打死“基地”索马里分支高级头目纳卜汉以来,在索马里展开的最高调行动,它同样反映出美国政府在非洲反恐上的强硬姿态。
重心还在中东
近年来,非洲地区极端势力不断扩大袭击规模和范围,并与“基地”等恐怖组织实现某种程度的联手。以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为例,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日益担心,该组织会通过招募多国籍成员,在索马里以外更频繁地发动袭击。因此,美方也希望通过此类军事行动“表决心”、“秀肌肉”。
不过,短期内,无论是从整体战略考量,还是从危害程度评估,美国的反恐重心仍在中东,加之目前受国内政党斗争等“难事”的困扰,美国一时之间难以大幅提升非洲在其反恐战略中的地位。 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