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旅游,除了观赏名山大川,踏访名胜古迹外,有时注意发现和品味一些独特的细节,也是很有意思的。今年国庆长假,我们在台湾游览时,就看到一些这样的细节。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计程车上,到国父纪念馆去参观。路上车多常常堵塞,我却并不着急,而是趁机东张西望观看台北的街景。突然,我看到在我们前面停着一辆深黄色的公交车,它的后背中间靠右一侧,横刷有一块白色长方形框子,里面用正楷写着“张文义”三个黑色大字,非常醒目。我很好奇,便问导游:“这车上写的是谁的姓名?”导游回答说:“写的是这辆公交车司机的姓名。”乍一听,我有些不理解,又问:“为什么写在车上?”导游笑道:“方便市民监督。”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想想也是:公交车是为市民出行服务的,驾驶员的服务好坏,理当受到市民监督。我想,倘若将这个细节和做法,移植到上海来,是否能为杜绝个别公交车驾驶员开“霸王车”、提倡文明服务,起点作用呢?
我以为是可以的。
第二天,导游驾车带我们翻山越岭,穿越长长的隧道,来到清泉山一个小小的山谷里。导游指着一间建在平地上的小木屋说,那就是张学良将军幽禁此处时,居住的屋子。我们步入小屋后,看到墙上挂着许多张学良的生平介绍和图片,同时也看到不少赵四小姐陪伴少帅生活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赵四小姐站在屋前石阶上的照片(这个石阶依山坡而建,约有十几级),拍得特别美丽、优雅,十分引人注目。可是,我却发现这小屋门前并没有石阶呀!于是,我请教导游。导游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接着,他告诉我们:少帅住的这间小木屋,原本不在这里,而是建在对面山坡上的。所以才有了这十几级石阶,才有了赵四小姐的这张照片。后来,因雨水太多,山体滑坡,木屋被冲毁了。有关部门为了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便在这平地上依样建了一间小木屋,但少了门前的石阶。多年来,总有一些细心的游客,会对赵四小姐的这张照片,提出质疑。主事者觉得应当尊重参观者的意见,更应当尊重历史事实,便于今年在少帅的原来住址上,依原样重建了小木屋,门前的石阶自然也按原样建造起来。
说毕,他引着我们走到对面山脚下,果然看到,小木屋已基本盖好,门前的十几级石阶也已经造好。我一面想象着当年赵四小姐站在石阶上拍照的神情,一面由衷地钦佩主事者尊重史实的治学精神。
返回上海的那天,我们在桃园机场候机厅等待登机。当我们走进C区候机厅时,欣喜地看到这里有不少登机口都建造了一间屋子,且每间屋子有不同的功能:有卖咖啡蛋糕的,有卖台湾土特产的,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布置成儿童乐园的,我看到有不少孩子正在滑梯上玩耍;再看隔壁一间竟是一个航天展,有几位家长正带着孩子在参观;再往前走,还看到一间是台湾民间婚俗展,里面展示了台湾各族人民的婚俗文化……
这真是一个绝好的创意,一个精彩的细节。
主事者将候机、娱乐、文化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凸现了人性化的管理,使候机不再枯燥、单调和无聊,并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那是因为细节里面有智慧、细节里面有创新、细节里面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