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是两句话
吴敬琏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改革的内容,最关键的是两句话:一句话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外一句话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有人作了不完全统计,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里面提出了三百多项改革的具体要求。吴敬琏说,大部分都与上述两句话有关。
吴敬琏认为,第一句话回答了近十年来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问题。“我们改革要往前走,向哪一个方向?向市场化方向走,还是强化政府对于经济、对于社会的管控这个方向走,这是一个重大的方向性的问题。”
市场经济升级版
回顾历史,吴敬琏比较了历史上重要的几次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解放思想。跟十八届三中全会比较像的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许多具体的改革方案被提出来。”
吴敬琏说,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导下,在上个世纪末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初级的,还带有旧体制的痕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升级版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初级版市场经济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新的要求是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消除原来经济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新的提法是针对现有缺陷提出来的。当前中国市场有三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在条块分割的基础上使得市场碎片化;二是存在许多妨碍竞争的行政干预、垄断行为;三是发展不平衡,比如说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就很低。
“而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比如说建立市场体系是统一开放的,意味着它是消除条块分割的,是一体化市场,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第二条,要求建立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也就是说,它要排除垄断行为,排除行业保护、地方保护等,而且是在有规则基础上进行竞争的,是在法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第三个就很明显了,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不是指商品市场,而是指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从善如流采众长
纲举目张,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大工程。
吴敬琏说,仔细读完整个《决定》就可以看到,《决定》对各方面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所需要进行的改革都作出了规定。一年多乃至更长一点时间里面,各研究机构、学校和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对于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总体规划和路线图有很多讨论,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议。
比如,学界、政府和民间组织讨论会中归纳出七个方面必须采取改革措施,结果在《决定》中都有所反映——
第一,明晰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
第二,确保不同所有制财产权益得到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第三,市场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包括利率、汇率等价格的市场化;
第四,完善反垄断法,严格执法,消除现在普遍存在的行政垄断、地区垄断;
第五,按照市场能办放给市场、社会能办交给社会的原则,理顺市场、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消除各级政府过度干预和直接进入微观经济活动;
第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保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七,改变以事前监管为主,以实质性审批为主的监管办法。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