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张张奇怪的罚单,到底谁罚谁?
辽宁省首次给下属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罚款的目的,是认为一些市领导“总要顾面子,就会出手治污”。地方政府的钱,还不是来自公共财政?即便从行政经费中扣除,区区小数真能罚到“肉疼”吗?再说啦,治理环境,靠领导“要面子”,靠得住吗?
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一个“罚”字那么简单。一个地方正常的行政经费,如果预算科学合理,就没有多余的可以交罚款。罚了,必然影响行政运行质量。要罚,就罚当地主政者,罚污染企业,罚环保部门的头。在当下,用制度和政绩评价体系激励积极治理,可能更见效。
不排除罚款对环境治理具有正面意义,但效果再好,不合情不合理,不罚也罢。
(相关报道见A12版·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