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附属经纬实验学校校长沈伟说,虽然他们学校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如果真有家长要集资买净化器送到班级里,学校也很难拒绝,但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使用这样的装置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也不能对学生有其他安全隐患的存在。
不过沈校长也表示,这样的家长大多是出于“过分关爱”,且又是以小学低年段学生家长为主,须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好动,有的还较顽皮,万一把净化器弄坏了,责任怎么认定、谁负责维修,这些都需要提前向家长说明,或由家长们先行协商确定。
据黄浦区教育局校产管理站的陈老师介绍,现在的小学教室基本上按2004版标准建设,面积约为65平方米,而一般的家用空气净化器限定使用面积不足40平方米,所以,放在教室里不会起太大的作用。还有,净化器会在工作时产生一些噪音,也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听课。而类似空气净化器这样的装置,目前也不是教室设施的“标配”,不可能由教育部门统一采购。
而在宝山区少科站的蒋新老师看来,家长自发购买和放置空气净化器,实际上是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可以说不仅没有用处,反而还会有坏处。因为空气净化器要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使用,而教室是必须经常开门、开窗的,至少课间时必须通风,否则几十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得教室里的空气十分浑浊,长时间闷在教室里,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蒋老师说,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是吸附掉空气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但同时也减少了密闭教室里的含氧量,而它本身又不具备制造或补充新鲜空气的功用,所以并不适合班级集体使用。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