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城市吃过多次素菜,印象中大多都是以素托荤以素喻荤,肉欲打压不住,一副凡心未死的样子。扮演肉的豆制品往往用油过量,变本加厉给你把脂肪补回来。
佛医高峰论坛的开幕晚宴,设在嵩山禅武大酒店内,这顿全斋宴,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没有一个以素托荤的菜,满桌安静纯粹,少油、清淡、色鲜,朴素而丰盛。
首先上来的是八个凉菜:五色拌菜,木耳香茜,青瓜面筋,粉蒸胡萝卜野蒿叶,合桃川连叶,橙酱淮山,青瓜薄荷,水发香菇。红、黄、绿、白、青、紫、黑,颜色齐全,很有阵势。值得一提的是水发香菇,用干品制成,每只香菇都泡发得水灵灵的,入口清润丰盈,全无渣滓,犹如鲜品一样,禁不住吃完一只马上挟起一只细细端详,原来,菇亦不可貌相。天然的“野山珍”果汁代替酒水,大家照样举杯,只是少了吆喝杂音,祝辞全是健康。
热菜上来了:红烧魔芋,西芹百合炒银杏,炒青茄子,香干什锦菇,清炒小棠菜,红椒炒幼笋,木耳白菜炖粉条,清汤粉丝大白菜。清汤大白菜有点像川菜里的开水白菜,菜叶绿嫩,汤清如水,没有一点油星,喝之味醇厚,应该是多种菇菇菌菌熬成野山珍汤,再过滤而成。
主食尤其丰富,有包括紫薯、玉米、铁棍山药和花生的五谷丰登,有裹着银芽青椒丝的荷叶饼,有粉丝头菜做馅料的素包子,还有烧得微微焦黄的西部烙饼,有南方特色的豉油炒面,最后上来的是微甜的糯米酒酿汤丸和番茄疙瘩汤。东西南北汇聚一桌。荷叶饼我原来以为只出现在北京烤鸭里面,现在却把它卷成春卷的样子,里面的馅料芽菜爽口,青椒丝入味,合在一起味道口感都好。同样,素包子里面的粉丝和大头菜也配得出色,有软有脆。
20多款菜式,没有太多花巧,甚至没有贵价的竹笋和大花菇,选料家常却精致,叶子、瓜果采摘最鲜嫩的部分,竹笋也是只要嫩尖。
这顿斋宴既绝尘也亲近,有种清新的乡土味,让我联想到“人间佛教”几个字,联想到晚上于丛山之间开演的禅宗大典:远处是寺庙楼阁,有红衣和尚在练武,有乡村少年牧羊;近处是村姑在河边捣衣,一群小和尚在同一条河的上游取水,平展双臂提起双桶跑过洗衣女身边的大小石墩……这不是慧能所说的“不离世间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