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钊猷院士在讲座中提到,克服内心的恐惧,是抗癌的第一关。即使病程已经到了中晚期,也不是没希望,打不赢癌症,还可以想办法与它和平共处。
西医重视微观,把肿瘤看作一种局部病变。中医重视整体,认为肿瘤其实是一种全身疾病,中医扶正祛邪、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可以很好地弥补西医的不足。
但是,中国式抗癌并不是简单的西医加中医,而是要把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中国式抗癌”之路是“消灭和改造并举”,即“改造残癌”、“改造机体”、减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改造机体需要多管齐下,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但有几点是共通的:第一,饮食要清淡。第二,少用杂药。千万不要今天听说这个药好,明天听说那个保健品好,杂七杂八吃一堆。第三,适度运动。能坐起来,就尽量不要总躺着;能站,就不要一直坐;能走路,就适当出去活动活动。
汤院士强调,心态要淡定。整天草木皆兵、忧心忡忡的负面心态会给人体传递一种负信息。心态若是积极的,大脑传递的正信息就能调动人体的全部潜能,应对癌症。
挖掘改造癌症,仅靠患者本人和医生,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癌症康复俱乐部倡导的集体抗癌,就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也是“中国式抗癌”应该坚持的特色。汤钊猷院士认为,挖掘自我的生命潜能,就是给自己的生命做加法。 柏豫 图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