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活动——亚布力插秧节。蓝天白云,水田如镜,蚂蜒河在田间急速流过。这里是真正的黑土地,让人感受到大农业的生机和魅力。
在泥水里歪歪扭扭插秧的,是一群看似与农民格格不入的人——中关村的互联网投资客、创新企业主、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的中国代表等等。从他们兴高采烈的神情看,显然投资客们被这里优美的生态和喷香的大米饭深深吸引了。他们在笨拙地插下秧苗时,内心大概已经机灵地计算了收获。
互联网投资界大佬集体插秧,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互联网资本连续多年的农业冲动。比如4年前就嚷嚷着要投几千万养猪的丁磊。变着法赚钱是互联网生意人的本能。不过插秧节论坛上的发言,让我对新一代互联网投资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厚德科创孵化器创始人李竹说,我们很久以来忽视了生态环境,忽视了对农业的投入,而农业是立国之本,这个理工男用一句很文艺的话结束发言:不要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森说,其实我们在北京过着“苦难”的生活,空气、水、食品质量都不理想,中国投资界、企业界未来要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和投入,因为改善生态,发展农业,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在座的投资人在发言中都表达了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不过会场外听到的一句话仍让我感到不安:将来就是这样,有钱就吃几十块一斤的精品大米,没钱就吃几块一斤的镉米。希望中国的企业精英们不至如此自私狭隘,未来能以长远的目光和慈善的心态去关注农业,吃着几十元一斤的米,改善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他们有很好的榜样。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长期开拖拉机做农民,盖茨和他夫人的基金会致力于资助非洲和亚洲的贫农。霍华德两年多前被巴菲特选为接班人,而盖茨今年重回全球财富榜首位。
归农,看来是一个上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