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
     
本版列表新闻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家康复护理师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老太卧床5年终于坐起来了
姚丽萍
  申城“9073”的养老格局中,只有3%的老人在机构养老,其余97%的老人都在社区居家养老,其中7%的困难老人养老享受政府购买服务,90%的非困难老人则由家庭养老。

  5月28日在沪闭幕的2014年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面对深度老龄化,如何用专业服务适应发展需求,也是热门话题。荣获首批 “全国敬老文明号”的青松康复照护机构落户申城2年, 照护3万多申城老人,年轻的“松仁”如何实践居家照护专业化?

  康复3周出现“奇迹”

  下午5时,25岁的孙慧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张老太家走出来,一路上,她都忍不住要笑。做了1年居家康复护理师,5月里的这一天成了她从业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为啥?70岁的张老太中风6次,卧床5年,肌肉无力,根本不能坐起来,可是,过去三周不间断的康复训练,“奇迹”出现了——昨天,张老太竟然能坐起来10秒钟了!老太太一家都乐坏了,孙慧环更乐,对一个居家康复护理师来说,这样的“奇迹”就是对她专业能力的最大褒奖。

  从外地医学院的护理专业毕业后不久,孙慧环就到上海,加入“青松”,跟众多有着相似专业背景的同仁一样,成为一颗“松仁”。“松仁”们都有护理、康复职业资格,有的甚至曾是执业医师,只不过,他们的岗位是在老人家里,像钟点工一样上门为老人服务。

  目前,“青松”在上海有300多位“松仁”。他们用专业的服务,让卧床不起的、行动不便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步步实现“功能恢复”。孙慧环在“青松”得到的专业训练是:假如老人要梳头,手臂不听使唤,居家康复护理师不能直接拿起梳子替老人梳头,而是把梳子放在老人手里,帮老人举起手臂慢慢完成梳头的动作——科学照护,要做的正是“功能恢复”,而不是“功能替代”。孙慧环遇到的张老太已经六度中风,5年没有坐起来过。怎么办?“开始只是为老人做口腔护理,老人觉得舒服,就不排斥康复训练,我们每天练习坐起来的动作,整整3周,终于,她能坐起来10秒钟了!”

  “见病”更要“见人”

  傅骏医生轻轻抬起“老爷爷”的手臂,问“老爷爷”能不能握拳。年轻的“松仁”们在一旁观摩,一一记下傅骏医生的问诊过程……“老爷爷”其实是模型,资深“松仁”为年轻同仁上案例讨论课,是“青松”的管理流程之一。

  做了20年职业医师,培训年轻“松仁”,也是傅骏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反复强调,“松仁”上门提供专业康复护理,要“见病”更要“见人”。一位病人患有高血压,轻微脑出血治疗后出院回家,请“松仁”做居家康复护理评估。傅骏医生上门,“我发现他坐着气喘,但病人说他没有心脏病。我觉得不对劲,马上去医院看急诊。”傅骏说,原来是心肌梗塞!幸亏评估发现早。

  “病人脑出血要止血,用药后血黏度增加,若有基础疾病,可能会引起心肌梗塞。居家照护需要专业的多元思维方法,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生理、心理都需照护。”“松仁”们的工作流程是,每天上门照护前,“青松”系统发来老人的评估报告,当天的照护案例再通过系统发回。每周,“松仁”都有小组案例探讨;每月,全体“松仁”要通过视频进行月度照护研讨。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专家观点

  居家照护人员要提高专业能力

  今年,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显示,本市将实施家庭照料者培训项目,依托专业的医疗机构、社区内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等专业社会组织,为照料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家政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专业照护能力。

  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长期关注老年居家照护,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青松”参与的一项老龄科研课题共计完成有效评估、正式入组老年人数为528人,对照组共计完成有效评估、正式入组老年人数为548人。经过第一阶段连续医疗照护模式运行,干预组服务效果初步统计显示:生命体征平稳占干预组总体人群比例为 97.3%; 疾病症状改善占55.3%;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占39.6%。

  住院率及花费改善情况显示:正常使用居家照护康复服务的老人总体住院率由去年同期的61.7%降低到今年干预阶段的38.3%。其中住院2次及以上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
   第A09版: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育儿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申城社区
   第A3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4版:家装之窗
   第A35版:家装之窗
   第A36版:家装之窗
   第A37版:家装之窗
   第A38版:家装之窗
   第A39版:家装之窗
   第A40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新尚专访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社会合力创新举措应对“深度老龄化”
旧宅“适老”改造让困难老人住适宜
“深度老龄化上海如何应对”专题报道回放
老太卧床5年终于坐起来了
“银发盾牌”撑起老人维权“保护伞”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A09老太卧床5年终于坐起来了 2014-05-30 2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