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附中 副校长 王建华:
作为一所建校60年历史的完中,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明德尚法”。在国家课程、上海课程基础上,多了三个翅膀,就是明德类、尚法类、精业类校园课程。民族意识、规则意识、法制意识有很大提高。框架下有三个委员会,模拟立法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近期结合模拟立法项目,开展了学生减压制度的模拟立法工作。通过模拟听证会,我们可以把学生、家长、老师请到一起,都参与进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 田家炳中学 书记 庞丽娟:
田家炳中学可能听说过的人不多,但一旦听说过一次,你就能记住。在我们学校一楼大厅有这么一句题词:田家炳先生,田家炳中学,田家炳人。我们学校是以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命名。虽然我们建校时间不长,可是我们经历了三种体制,公办体制、国有转制体制以及民办体制。建校共十七年,学校在2003年时被命名为上海市民办特色学校。“尊重成长中的差异,促进差异中的成长”是全校上下共同提炼、推崇的教育理念。
● 育才初级中学 副校长 陈安妳:
我们培养学生也是尊崇我们段力佩老校长对学生提出的“三自”,即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可能在进入各个高中时,学生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但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培养,学生能挖掘出自身潜力。这也跟我们“三自”课程以及师资力量是非常相关的。“育人育才,师者先行”,在去年静安区先进教育评比中,我们学校五个教研组入围,最终三个教研组获奖。学习之外,科技活动也每年都有学生得到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
● 子长学校 书记 马倩:
子长学校是以陕北革命志士谢子长名字命名改制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坚持“九年贯通,学子有长”的办学宗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育资源,开设了书法、布艺、柔道、车模、泥塑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拓展型课程,特别是子长中学坚持的书法教育,在沪上屈指可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子长学校用书法艺术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滋润了一批批学生。
● 怒江中学 副校长 朱艺春:
由于学校地处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边,考虑到让学生能够认识身边,扩大眼界,学校开展了五大学堂活动,包括了河湾学堂、田园学堂、种子学堂、红色学堂、公益学堂。其中“河湾学堂”自2012年以来已经举办到了第三期,作为一个优秀学生项目,让学生能够带着课堂去了解苏州河的历史和背景,小组式徒步活动,用定向越野方式去看、去走、去认识自己的母亲河,使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责任心、责任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社会问题,去爱自己的国家。
● 新虹桥中学 副校长 王杨:
新虹桥中学分为国际、国内两部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优质教育,更从美国、加拿大等引进了针对性课程,以教育国际化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发展。在学校各项活动中,也以“国际化”作为一个基点,与课程相结合、与国际文化相结合。学习之余,义务服务队走进社区、男子篮球队、影视教育也都丰富着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追梦时光”也获得全市一等奖。
● 闵行中学 教师代表 朱颖:
闵行中学是闵行区创办最早的重点中学和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传承“勤诚礼爱”、“实者慧”的优秀文化,在这个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创新素养、校园文化活动和对外交流能力。创新素养包括电子书包项目、创新孵化基金项目等,在教育方式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及指导老师,并对优秀课题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而open day活动,校园社团、社会实践、组织赴外交流等项目更是丰富了学生们日常的课外生活、增长了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