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考试院解释说,今年语文作文题目使用的材料由两个分句组成,每个分句都既明白如话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句中的“沙漠”一词可以引发考生丰富的联想,考生可以赋予它不同的象征意旨,相应地,考生也可以对“道路”“方式”等词有多种个性化的解释,另外还要思考在“沙漠”中能够选择“道路”“方式”与“自由”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句式相同,形成形式上的并列,前一句所具有的思考张力在后一句中同样体现。另外,前句的“自由”与后句的“不自由”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引发考生思考前后分句之间还具有怎样的逻辑内涵。后一分句中的“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引导考生思考学习、生活、社会乃至生命中种种客观存在的“不自由”,进而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必然而普遍存在的种种限制,正确理解世上没有绝对自由的道理……
对于今年的数学卷,市教育考试院的总体评价是:“相比于往年,今年试卷中的大部分试题难度向中间靠拢,使试题数按难度分布呈橄榄状,总体上会让考生感到没有‘不可一试’的题目。”
今年试题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且有一定的思考容量,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比如有些试题突出基本方法,有些则体现知识点的融合,有些试题涉及概念本质。部分试题更注重较为深入的分析,而不是对数学知识的机械记忆。考虑到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的实际,今年结合实际背景的数学试题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考生平时没有忽视教材内容,解答就不费力。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考题直接取自教材,这提醒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切勿偏离课本。此外,数学试卷中的原创性试题,注重对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也是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题目自身的美感。考题特别注意降低考生对计算器的依赖程度,不少考题不用计算器反而能更快获得答案。
(高考作文评析,详见今日B8-9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