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要好的姐妹们聊天,发现对父母有怨言的人有不少。有的说父母从小对自己管教太严,心里一直很委屈;有的觉得父母偏爱兄弟姐妹中的某一个,自己从小被忽略;有的说自己从小被丢给爷爷奶奶带;有的说父母不是吵架就是分居,心里有阴影。谈到自己的孩子时,身为母亲的我们也是怨言多多。
最近看了部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有了点启发。对伊朗这个有点神秘的国家,我在工作中曾有接触,感觉伊朗人彬彬有礼,举止舒缓,很有古风。伊朗电影佳作不断,前不久上海电影节斩获大奖的就是伊朗电影《我没有生气》。
在《一次别离》中,西敏想移民国外却得不到丈夫纳德的支持,委屈的她搬回了娘家。纳德也有委屈,肩负照顾失智父亲的责任如何远走他乡?没有西敏在家,他只得雇佣了瑞茨。
瑞茨工作尽职尽责,却因为一次外出就医而受到男主人辞退。被赶出家门后,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肚子里四个月大的孩子没了。夫妻二人把纳德告上法庭。
在是否知道瑞茨怀孕这一关键问题上,纳德的良知经受着考验。纳德说自己从未看出长袍中的瑞茨怀孕了。瑞茨丈夫强烈怀疑和抗议,甚至威胁纳德女儿的安全。西敏建议丈夫和解并支付一笔赔偿了事。而一直在努力撮合父母的女儿更是痛苦,她接受不了一个撒谎的父亲。无奈中纳德诚恳向女儿做了坦白和解释:“如果被判有罪,我要坐一到三年牢,谁来照顾爷爷和你?”
最后,纳德同意赔偿和解,不过要求瑞茨对《古兰经》发誓:她的流产是他推她出门造成的,而瑞茨却犹豫了……原来,其实在出事前一天她被汽车撞过,夜里发现肚子里没了动静。而瑞茨被车撞,是去找回溜到大街上去的纳德的父亲……瑞茨的丈夫也有委屈,他在鞋厂打工15年,最后工厂破产他被赶出去,身无分文,患有慢性病……
正如电影里的人物那样,生活中,人人都有委屈。对于善良诚实的人们来说,总能找到与生活和解的办法。电影最后虽然是个悬念,但我相信纳德和西敏一定能找到一条一起走的路,他们的女儿也会如愿看到父母复合。经过这番波折而结识的两家人,说不定会“不打不相识”,成为朋友,互相帮助、各得所需。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一些误解,有一些冲动,有难言之隐,有命运捉弄,有一些难以追悔的痛,有一些无力弥补的爱。我们走得跌跌撞撞,好不艰难。好在,生活还给了我们前进的希望,让我们永远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