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老王夫妇均已70有余,女儿在市区成家立业。老两口身体很好,退休后一直住在郊区一座农民房里养老,屋前有片空地,闲来种种丝瓜、青菜;冬天,端只靠背椅出来孵孵太阳、在晾衣架上晒晒被头……其乐也融融。
年前,女儿从领导岗位上退休,时时回来住住“照顾”老人,以享“天伦之乐”。然而,没有几个月,使他很不开心,婉言打发她回去了。
据老王说:首先是吃不惯她烧的菜:要青、要嫩,营养好!老人牙齿咬不烂。其次,面、饭也都没有烧熟烧透,吃时总感到有点夹生。
本来,家里陈设,都是老人能顺手取舍而摆好的。她来后,认为放在客厅里的一只杂物大橱很不雅观;厨房里老人为方便吃饭、休息放的一只小台子和凳子太挤了……还有许多尚可使用的生活用品,都被她一一处理掉。
在老人很节省使用的水电煤气方面,她认为这是“小儿科”,没有多少钱!天不冷就开空调,每顿都开热水器洗碗……每月所费要比过去多三四倍。天很冷,仍要老人每星期洗澡,老人实在吃不消。
而且,她还认为:门前空地可以搭间棚屋,开爿小烟纸店……
凡此种种,老王知道,现在隔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改变是很难的,讲过就罢,多讲反而会引起家庭不和。
所以,老王认为:子女“照顾”老人,应该像做“保姆”那样去顺老人之心、顺老人之意,去使老人真正能开心。而不是在家里仍像在单位做领导那样,去对老父母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唯我独尊。老人也有自尊心的!孝顺孝顺,里头有是个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