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4年10月19日的晚上,8点过,我在布达佩斯街上溜达。具体街道不清楚,只知道在链子桥和多瑙河附近。很多商店已经关门,但橱窗依然闪耀着。我一家一家地看着玩,书店、文具商店、内衣店、运动服装店……
然后,走到一个大橱窗前。
透过落地窗,可以看见里面坐满了人。灯光很亮,简单的水泥台上,两个男人,一个是穿着白大褂的理发师,一个是围着白围布的顾客。
水泥台上有一个简易的金属洗漱架,上层是白搪瓷盆,下层是一个水罐,架梁上搭着两条白毛巾。这东西一看就是古董,起码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以前,我们中国很多人家还没有卫生间的时候,家里都有这一类的洗漱架,外形不一样,而且一般是木头做的,也分两层,上面一层放洗脸盆,下面一层放洗脚盆,架顶上搭着毛巾。
水泥台上还有两个三层的金属小货架,上面摆着剪刀、瓶子、小盆子等各种杂物。一个像米袋子似的大布袋,一盏带谱架的落地灯……
水泥台的下面,坐满了观众,有二三十个人,似乎在上一堂学习理发的课程。从窗口这边看过去,房间四周全是开敞的货柜,上面摆满了外形和大小一样的瓶子,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再从深处看过去,有伸向二楼的楼梯……
这是什么地方?理发店吗?不太像啊?
其实,我上面那番对整个房间的描述,是我事后看着照片写出来的。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我走到这家橱窗前,灯火通明,“理发师”和“顾客”背对着我正忙乎着,还热烈地对着话。我没细看,心想先举起相机摁几张再说。我完全没料到我自己被四周的观众看得清清楚楚。那是落地窗啊,一个东方女人,在外面明亮的街光映照下,正好清晰地呈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观众们笑起来,对台上的那两个男人说了什么,还指了指。“理发师”回头一看,然后迅疾地将椅子转过来面对我,继续前面的动作和谈话。隔着玻璃,我什么都听不见(当然听见了也听不懂,那是匈牙利语),只见房间里所有的人都看着我,呵呵笑着。虽然他们的笑相当友好,但我却十分尴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先抢了镜头再说。故作镇定拍了几张后,实在受不了被那么多的笑脸和注视所包围,于是讪笑着,微微鞠了一躬,示意抱歉打扰,赶紧从窗边走开了。
哎,所以我当不了演员啊。
走开后我反应过来,这是一出小型的戏剧表演。而我不经意地闯进了舞台,成为一个龙套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