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称为荷兰大风轮(Windwheel)的建筑由南非建筑师杜赞·德佩尔设计,它的外部是两个三维圆环,相反方向扭曲、缠绕,从各个方向看去千姿百态。钢和玻璃的结构轻盈而开放。由于建筑的基础在水下,看上去给人传统荷兰风车漂浮水面的感觉。
两个圆环的内圈是28000平方米的住宅,以及拥有客房、餐厅和全景甲板的酒店,基座区域则有72套公寓。圆环的外圈更像是观光设施,安装着40个旋转舱,游客能乘坐到圆环顶部,瞭望海景,体验荷兰人顺应海洋的努力,了解荷兰社会、政治和水利相关技术的关系。
荷兰大风轮设计成可拆卸和再利用,并尽量采用来自附近港口和周边钢铁工业的材料建成。整栋建筑的水循环颇具特色,雨水将被采集使用,基座周围是生态湿地。可能利用的外立面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器件;而部分生活废物则在内置的一个小车间转化为生物燃料。
荷兰大风轮的核心部分,当然就是它巨大的风力发电机了。它没有转子、没有叶片,与堂·吉诃德挑战的风车大相径庭。其发电的方法是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瓦格宁根大学创建的EWICON(静电风能转换器)技术,称得上是对风力发电传统的颠覆性创新。
EWICON风力发电机包括一个巨大的钢管框架,内中有一系列水平装置的绝缘管,绝缘管包含电极和喷嘴,两者的作用是产生带电粒子。当风吹来时,风沿着特定的方向推动带电粒子,EWICON中的电压随之改变,形成电场,从而产生电能。
它与传统风力涡轮发电机区别明显,优点也显而易见。没有转子、扇叶等机械运动部件,几无磨损,维护成本自然就低;摒弃飞转炫目的扇叶,再没人指责“视觉污染”;不怕打到飞鸟(顽皮鸟除外啦);噪声也降低到最小程度(否则也不会有人入住了)。
研制者表示,EWICON能像传统风力涡轮发电机一样安装在陆地或海洋;它还能灵活改变形状,适应空间不够广阔的城区。有趣的是,这种创新的发电方式发明仅有约2年时间。因为建造大尺寸版本耗资巨大,目前还只有几个小版本投入试用(包括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院区的一个)。研制者希望这种技术能伴随荷兰大风轮一起成长、逐步完善。
荷兰大风轮将建造在鹿特丹市。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国际大都市也是荷兰的建筑之都,如能增添这个独特的可持续发展新地标,将使城市的天际线更加壮观。
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