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弟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从上海到洛杉矶》,封面首先有亮点,百年老松下,他彪悍地摆了一个标准的“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孔武而内敛。
都说中国文人文弱,其实不然,孔子六艺中的“射”和“御”都是需要强大膂力的,弟子中的子贡、冉求、子路等都是懂军事的,其七十二贤人几乎个个精六艺,也就是个个会射箭的,说他们文武兼备并不为过。
往后说,李白杜甫都会剑术,辛弃疾、岳飞更是直接杀敌的儒将,“上马杀贼,下马草檄”,一向是传统文人的理想境界,可惜近代式微了,文人似乎天然地文弱,作家勇武如萧军者几乎凤毛麟角,就这个意义上说,朱全弟值得我们关注。人说他散文大有看点,我先瞩目的可还是他的纪实,尤其是其调查名篇《卧底广西 揭开传销黑幕》,当初发表于新民晚报,我们看了震惊,这次再看,再感震惊,一个记者深入虎穴,揭露惊天黑幕,除了责任心,就是勇气,我不知道其他人的勇气来自何方,但我知道,朱全弟的勇气来自尚武之底气,事后我曾问他,那地方虽然内容独家,故事精彩,但打手如虎,你万一事泄将如何?他笑笑,那只好大开杀戒,打出来!
打出来!只有底气充沛的记者才敢说这样的话,事实上我们这些年看到更多的是记者动辄被暴打,被那些社会层次很垃圾的人暴打,事后虽然可以再讨公道,但采访被打,毕竟折损锐气,换了全弟的话,你二三个动粗的保安岂能讨得了便宜,艺高者胆大,新民周刊曾经报道过朱全弟公交车抓贼的故事,那才叫回肠荡气:“……只见他一个箭步赶上,探手一揪,那贼被轻轻拽将过来。 贼大号。依仗蛮力,挣命欲逃。不料,右手竟像被铁腕铐住一样动弹不得。这时,全弟突然左右肘部同时发力,半招‘丹凤朝阳’(心意拳中的一招),那小子立即瘫软,杀猪一样嚎叫起来,被全弟拎蛇皮袋一样地拎回车厢”。我当初就是这样写的。如果说,文章能否立足,在于是否有风格,那么朱全弟的风格就是“豪气”,贯穿此书的主线就是一股豪气。
有的文章看标题,就罡风激荡。《挽弓当挽强》,先铺垫了泰拳的强悍无比,在世界的自由搏击擂台上,多少选手“遇‘泰’辄败”,然后笔锋一转,亟写武警上海总队武术队的身手不凡,现场直播,完胜泰拳;他还多次赴藏,或采撷援藏干部的风采,或采撷3600米以上高原的首例活体供肾手术,字里行间,尽显雪域的雄奇和采访的艰难,然而最为传奇的一刻,还是和中国武术最高段位吕紫剑的过招。民国以来,中国素有“江东大侠霍元甲”、“黄河大侠杜心五”、“长江大侠吕紫剑”之谓。关于吕紫剑,传说太多,记者不能人云亦云,然要彻底的实证只能交手,吕紫剑时年已115岁,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一般记者就是借一个胆子也不敢和他过招,但为了证虚实,朱全弟居然冒险和大师“动手”:大师摆出一招双封掌,把全弟双掌夹在里面,要后者发力挣脱,后者原以为凭自己的功力,仅仅挣脱想必没有问题,不料被大师夹封之下居然戴了手铐一样动弹不得,大师之腕力可见一斑。
记者毕竟不是武夫,我们也不能要求记者个个像萧军或朱全弟一样有几手,但学点武,让文章沾染点英武之气总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