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转”暑假作业,难还是不难?
王蔚 陆梓华
凭借巨大蹦床的“神助攻”,奥运级难度的跑酷、空翻、大灌篮瞬间变得易如反掌……暑假期间,“我嘉蹦床奥运会”活动在本市嘉亭荟拉开帷幕,孩子们在花样体操与极速田径和爆破篮球三大赛区精彩角逐,过一把奥运瘾。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影报道
  暑假过半,有关暑假作业的争议却没有停止过。在我国,给中小学生布置统一的暑假作业已是惯例,有些学校还会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学生兴趣特点,布置除书面作业以外的各种技能性、实践性作业。那么,学生们对暑假作业真的热衷吗?没有教师监督的作业,还能保质保量吗?

  1

  暑假作业竟有“神器”  软件帮忙 父母代劳

  一个记者本不想“广而告之”,但又不得不披露的新闻,足以令人警醒。一名初二年级的张姓同学暑假里发现了一枚“神器”——搜题软件。“用手机或者iPad下载一个软件,把不会的题目拍照上传,马上就能出来答案,超方便。”他说,幸亏有这款“神器”帮忙,这下可以让他的暑假玩个痛快了,不用再为完得成完不成作业而苦恼了。据悉,目前手机应用市场上,有“某某搜题”“某某帮”“学霸某某”等多种搜题软件,下载量都在数百万次以上。这些软件主要针对中小学生,题目范围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科,答案均有详细的解析,甚至连作文都能搜索,搜索结果还能分享到微信、QQ等社交应用上。

  据中青网社会调查中心对1664名受访者的调查,64.5%的人认为代劳孩子的暑假作业让家长很无奈,72.5%的受访者更希望学校布置能够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暑假作业。而最令学生和家长头疼的是一些所谓的“高难”作业。42.4%的受访者选择做科学实验,36.8%的受访者认为是设计玩具,接下来还有网络征文(33.1%)、卡通形象设计(32.3%)、手工制作(30.5%)和假日小队手册(26.5%)等。调查显示,61.5%的受访者认为孩子的暑假作业应以孩子自己做为主,父母帮助为辅;51.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困难的作业可由父母引导孩子完成;43.5%的受访者认为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不需要代劳;16.6%的受访者认为暑假作业家长完全不应代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暑假作业就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父母代劳完成孩子的暑假作业剥夺了孩子尝试和失败的权利,“父母不能包办小孩的作业,但是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和动手。”

  2

  “好作业”让学生追捧  兴趣为先 大开脑洞

  谁说暑假作业只能是枯燥的抄抄写写、背背默默?这个暑假,由上海教育新闻网发起的2016年“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在每周末会组织一些申城中小学生,体验创意的快乐,为想象插上翅膀。

  神秘的玛雅壁画上,竟藏着火箭航天飞机的雏形;古老的印度文明,可能催生了最早的飞机;埃及法老或许做起了飞天梦……在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解释了疑似人类远古飞行器的奥秘。“我们希望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沈海军介绍,在日常教学中,他减少了理论考核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课题项目,鼓励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从CAD制图、强度分析到模型制作的飞机设计制作全过程。蝉动力飞机、氢燃料电池飞机、3D打印微小飞机、仿生飞机、世界最大飞人、世界最大电动遥控纸飞机、1900年莱特兄弟所使用的1:1风洞模型……无不展示了想象力的神奇。小学员们还遇到了一群正在忙碌准备作业的大学生哥哥姐姐,大三男生吴加波说,和很多男孩一样,对航空的兴趣正是从童年的纸飞机和航模玩具开始的,高考时也将这列在了第一志愿。沈海军说,近年来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已累计接待中小学生6000余人,开展各类航空科普讲座100余场,目的正是让孩子们在繁忙的学业之余,能够通过“玩”,对科学感到好奇,并发现自己的兴趣。今年,他布置的好作业是让每个小学员绘制一架想象中的远古飞行器,8月底,15名优秀学员还将走进实验室,亲手制作一架3000年前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埃及木鸟滑翔机。

  而在上海玻璃博物馆,50组家庭则在透明世界里经历了一场创意之旅。欣赏玻璃艺术品,观看热玻璃表演,闯荡玻璃迷宫……半天的活动既让小艺术家过了创作瘾,又让小科学迷见识了温度变化带来的光影魅力。经过1200度的电熔炉加热,玻璃料变成一团软软的金黄色;经过1700度的火焰加工,又变成了火红黏稠的液体。旋转均匀、余料加温、改变形状……一只玻璃天鹅振翅欲飞。在今年的“中国好作业”活动中,孩子们则有可能将自己的画作也变为艺术品。“天才玻璃梦想家”活动将募集全市范围内超过千幅的儿童绘画作品,由上海玻璃博物馆和美国塔科马玻璃博物馆共同选取获奖作品共20幅,由美国专业热吹玻璃艺术家制作成型。在上外附小二年级女孩丁可心的想象世界里,一棵神奇的大树上结出了铅笔和橡皮,随时准备为童年勾画出独特的模样。“我们的评选不讲究技法,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当平面的画变成立体的作品,将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上海玻璃博物馆执行总裁张琳说。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0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玩转”暑假作业,难还是不难?
蓝领专业抢滩说明什么?
暑假作业是“盲骑瞎马”吗?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玩转”暑假作业,难还是不难? 2016-08-03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