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如何过教师节
“教书匠”需要志业情怀
王伟娟
  王伟娟

  编者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可敬可亲的老师。师恩难忘,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除了祝福每一位教师健康、快乐之外,我们还特别开设“今天如何过教师节”栏目,听听坚守三尺讲台的园丁们,说说他们的心里话。

  我是一名“教书匠”。“教书匠”本是个有点贬意的词汇,但我要说的是,当今倡导“工匠精神”,我以为“教书匠”反而说明了教师这个行业的本质,他与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志业情怀”。

  教书不只为稻粱谋,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召唤。按许纪霖教授所言:志业就是一个你觉得只有干这个才过瘾的能够满足自身内在利益的职业。在前不久举行的纪念上海市青年教师基础教育“三项评比”三十年大会上,作为曾经参加过两项评比,并分别在教学教育评比中先后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我有幸接受了主持人的现场采访。主持人在提问中再三问及我为什么能这么长时间“坚守”在教育一线,我只是简单作答:我愿意。

  正因为“愿意”,所以我丝毫不感觉这是在“坚守”而是很“享受”。正是这种“傻气”,才使得我愿意为所钟爱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付出并乐在其中。正因为有了这种“傻气”,教师才不会去计较整个从教生涯必须经历的漫长与艰辛,甚至会辩证看待得失,将外在的“失去”转换成内心的“得到”。

  甘做教书匠,其实也要有一种痴气。这种“痴气”往往表现为对所从事的事情具有“专注的态度”。“我们相爱一生,但一生还是太短”,是沈从文的“痴气”;为一个学生上课也必须换好长衫穿戴整齐,是陈寅恪的“痴气”;倾力塑造《百鸟朝凤》中老唢呐匠这个形象,是吴天明的“痴气”……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痴气”。比如说,在我教师生涯刚刚起步时,我常常会把自己关在一个空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跟“看不见的学生”交流;在备课时,在脑海中跳出一个问题时,在提笔撰写时,我常常会让自己处于“傻坐发呆n小时”之中,有时,只是为了琢磨出一个更准确的词、一个更恰当的导入、一个更精准的界定……这样的状态,即便是做了三十多年教师的今天,还时常出现。很欣慰,这样的“痴气”,我还会在我校内校外的徒弟们身上看见。

  “教书匠”还要有一种静气。“我最惊奇的是手艺人的从容,似乎除了微笑,他们几乎没有明显的表情,眼睛单盯着手里的活计,什么也不多想”,这是王美彪《手艺人的静气和力量》中的一段话,用来描摹“静气”非常形象,而这种“什么都没想,心里头空空的”静气,其实就是一种从容的定力。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处当今社会,原本清高矜持的教书先生中也多有不能自持者,由此更显静气的重要。

  如此看来,做这样一个“教书匠”,岂非教师之幸,岂非教育之幸!

  (作者为上海曹杨二中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特聘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以协商精神共建和谐社会
月饼网红
环评失灵 后患无穷
演技“欠费”
“烂片”
“教书匠”需要志业情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教书匠”需要志业情怀 2016-09-07 2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