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暴露“潜艇之家”
冷战时期,为了对付进出黑海的北约舰队,前苏联海军选定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巴拉克拉瓦港,兴建了一处秘密的潜艇洞库。
在苏军的档案里,这座潜艇洞库只有一个代号——“825GTS设施”,它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注。该洞库布置在一座被挖空的山体内,覆盖设施的混凝土墙厚达56米,可承受10万吨级核弹的打击,即便遭受核打击,厚重的大门可将该设施密封起来,3000名官兵能在里面生存大半年的时间。
在卫星技术不太发达的年代,巴拉克拉瓦潜艇洞库着实让美国人头疼。一名美国情报官说:“卫星头一天发现巴拉克拉瓦港内有19艘苏军潜艇,可天一亮,居然有7艘不见踪影。如果这一切要是发生在战时,那是非常可怕的情况。”
为了保密,克格勃在巴拉克拉瓦港口航道沿线设置6处监视设施,200名内卫人员常驻此地,每次潜艇入洞前好几天,当地居民都被命令拉上窗帘,严禁临窗观看!
然而,如此神秘的军事设施后来还是被美国人摸透了,在纽约的书店里,甚至能买到详细描述巴拉克拉瓦洞库内情及潜艇活动规律的书。苏军和克格勃大惑不解,曾为此展开了地毯式的反间谍排查工作,却一无所获。直到苏联解体后,真相才得以揭开。
据退休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透露,秘密来自于饭菜的香味!原来,中情局特工当年收买了两名生活在巴拉克拉瓦的鞑靼人,他们虽然无法进入洞库腹地,也接触不到里面的潜艇水兵,但他俩都有非常灵敏的鼻子。每次只要苏军潜艇进入洞库,数千维修人员就会在里面生活,一日三餐都由洞库内的厨房准备。到了做饭的时候,洞库的换气系统就会将加工食品的气味抽到山体外面。当地人只要闻到香味,就能判断是否有潜艇进库了。
另外,洞内驻军需要大量面包,后来苏军炊事单位实在忙不过来,便转托巴拉克拉瓦当地的面包房来制作。有心人只要问一下面包的数量,就能估算出进洞的苏军人数。如此一来,苏军潜艇的入库时间、数量及人员配置统统被中情局掌握,整个军事保密工程就这样暴露无遗。
电影披露秘密项目
因不起眼的小事泄密,美军也吃过苦头。1990年,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拍摄一部著名的冷战题材电影《猎杀“红十月”》。在片中,假想的前苏联海军“红十月”号核潜艇在首次试航中出乎意料地改变航线,招致苏美两国的追踪或猎杀,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随即爆红全球影坛,并获得奥斯卡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深受影迷喜爱。
然而美国海军却因电影《猎杀“红十月”》的上映而懊恼不已,因为该片无意间泄露一项价值数亿美元的秘密科研项目。
1973年,美国海军在绝密情况下启动名为“重力梯度仪”的水下导航项目,配有该装置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能敏感地探测到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通过该仪表,艇长能了解航线上是否有山峰或遭遇敌深水炸弹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航线。直到《猎杀“红十月”》上映前,“重力梯度仪”都是美军的“撒手锏”之一,凭借该设备,美军核潜艇面对苏军拥有明显优势,然而随着电影的上映,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得从《猎杀“红十月”》的原著者汤姆·克兰西说起,此人素以注重细节、通晓军事装备著称,作品里常常充斥着奇特的仪器设备,有的是想象出来的,更多的是根据正在研发的项目猜测而来,像“重力梯度仪”就是他平时关注美军科研新闻报道时发现的。《猎杀“红十月”》改编成电影后,里面有一段潜艇水兵在紧张追逐战中的对话,这段对话虽然背景嘈杂含混,但仍然能听出水兵大喊“注意重力梯度仪读数”的声音。美国军方了解电影内容后大吃一惊,情报专家认为,如果苏军认真观看这部电影的话,很可能注意到“重力梯度仪”这个名词,而这个概念一经披露就没什么秘密可保。无奈之下,《猎杀“红十月”》上映几个月后,美国海军主动解密了重力梯度仪,美苏海军的“水下竞争”又重新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 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