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朝鲜进行年内第二次核试验,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中国政府也向朝方表明了立场。那么,朝鲜这次核试验有什么特点?会产生哪些影响?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
朝鲜核试实现两大突破
弹头或将标准化规范化
问:朝鲜再次核试相比前4次,是否有突破?
答:有两个突破:
第一,此次试验在浅地表进行。由于尚未测到这次试验的放射性溢出,表明朝鲜此次地下核试验防控核泄漏的能力增强。由于朝鲜国内狭窄,其试验场的选择相对有限。一旦其地下核试验的放射性物质溢出,对它和周边国家的民众以及环境将产生严重危害。据报道,朝鲜迄今为止的五次核试验均未出现可探测的核泄漏,表明了朝鲜一贯重视这方面的防范,并取得成效。
第二,是此次核爆的威力为历次最大。朝鲜只宣布过其第四次核试验是氢弹试验,其他各次可能均是核裂变武器,即通常意义上的“原子弹”。一方面,此次试验在浅地面进行,各国地震网站所测到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阻尼损失较少,因此人们对震动的感受较强。另一方面,经科学推算,本次试验的当量为历次之最。
根据朝鲜自己的说法,此次核试的目的在于此次核试验“最终确认了能够搭载到战略弹道火箭上的、已实现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核弹头的构造、性能和威力。”这表明,本次试验的是小型化的核弹头,因此可用于战略性导弹之上。同时,在经过数次核试与各种类型的导弹试验之后,朝鲜对于核弹头与导弹的搭配已经定型,将来将按“标准化”与“规格化”的方式进入量产与部署。
按平壤的声明,今后朝鲜能够根据需要制造“小型化、轻量化、多样化且具有更高打击能力的各类核弹头”。对此说法,外界似无理由感觉有诈。换言之,就能力而言,朝鲜已经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准核武器国家。朝鲜目前可能同时进行武器级浓缩铀与武器级钚的制造。由于朝鲜天然的地质条件拥有天然铀储备,它将由无需进口就可源源不断取得武器级裂变材料。朝鲜在成功进行了潜射导弹试验后,它将核武器搭载到潜射平台之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
核试时机由其决心而定
在中美中韩间打入楔子
问:朝鲜本次核试的时机选择有何考量?
答:最大的考量,就是朝鲜坚定发展核武器的意志,以及核武器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朝鲜矢志发展核武器,它不断进行核武器试验就是必然的。实弹试验,是最好的试验。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发现各种问题,验证武器设计的思想,找到结果与设计不符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朝鲜今年加快核武器试验一点也不奇怪,这即由其核武发展决心所定,也为其武器研发的客观需求所致。
外界可能就朝鲜每次核试与其时的国际背景相比照,从而猜度该次核试的具体动因。但事实上,朝鲜某次核试可能与外部形势发展有关,也可能完全无关。如果要猜度朝鲜此次核试的外部动因,可以从以下各种因素切入。其一,向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之举示威,警告韩国不要发展可能逆转半岛军事平衡的武器系统。确实,如果朝鲜的导弹潜艇搭载了小型化核弹头,将对南方构成重大的军事威胁,并使“萨德”防不胜防。其二,对美国示威,告诉美国过去和将来所有的对朝制裁一概无效,并提醒下届美国总统外交务实,不必继续浪费时间,坐视朝鲜核能力与日俱增,而宜对朝接触,接受朝鲜拥核的现实。其三,在中美、中韩间打下更深的楔子,就朝鲜再次核试相互指责,并加深它们对于如何应对的分歧。
3
朝鲜核试再次刺激韩国
更加坚定部署“萨德”决心
问:朝鲜核试验是否会令韩国更坚定部署“萨德”?
答:朝鲜发展核武与韩国部署“萨德”,都有同样的安全逻辑。朝鲜发展核武,有其独立防务的考虑。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朝鲜不愿依赖任何其他国家。它相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现在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承担保护它的责任。因此,发展核武就是其国家安全的不二选择,进行核试便是朝鲜核选择的具体路径。
韩国深知,朝鲜不会弃核,也没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挡朝鲜弃核。韩国也知道,美国不准韩国拥核,而且一旦发生战事,除了美国不会有任何其他国家在军事上保护韩国。因此,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韩国只能听从美国。只要美国不放弃保护韩国,韩国在军事上必须与美国协同。
韩国知道,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一为保护在韩美军,二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兼顾保护部分韩国国土与民众,三为美国的地区和全球安全利益。但它在对中国有可能成功压制朝鲜拥核不再怀有希望之后,做出了完全弃华投美的决定。此事朝鲜再度核试,只会坚定其允许美国部署“萨德”的决断,而非改弦更张,废弃“萨德”。
而这恰恰可能也是朝鲜再度核试的目的,因为“萨德”非但不会影响朝鲜在军事上压制韩国,反而有利离间中韩,离间中美,促退关于阻止朝鲜拥核的国际合作,事实上减轻朝鲜由于发展核武器而遭受的国际压力。
所以,朝鲜核试与“萨德”入韩,成了彼此刺激、相辅相成的一对冤家,双方间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死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存在解开这对矛盾的任何可能。就外部行为者而言,中方认为美国推动“萨德”具战略恶意,因此需要重审半岛战略格局。美方认为中国将地区稳定置于朝鲜弃核之上,从而不愿全面制裁朝鲜,由此造成朝鲜发展核导大抵不受制裁影响。中美对彼此安全利益的判断有着重大差别,更对合作解套全无助益。
4
核试恶化中国周边环境
东北亚各方利益均受损
问:朝鲜核试周边安全有何影响?
答:朝鲜执意拥核与韩国执意引进“萨德”系统,对半岛周边安全必将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首先,中朝、中韩关系将可能继续恶化。朝鲜持续推动其核武发展,恶化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置我反对韩国引进“萨德”于不利。朝韩政治关系形同水火,双方相互威胁的态势升高,擦枪走火机会也在增加,这种局面有损我国东北边境的安全形势,对半岛周围其他国家都不利。
其次,“萨德”系统入韩,其AN/TPY-2X波段雷达的探空侦察能力将大幅深入我国境内,对我东北、华北甚至华东地区将长驱直入,甚或可能将该区域的我国空情尽收眼底。只要朝鲜继续发展核导,并与韩国坚持部署“萨德”的态势一再纠缠,半个中国的空情安全就将持续受到威胁。
再次,美国利用朝鲜发展核导,积极推进以它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反导联防,目前已经取得推进。美国先是分别推动美日反导与美韩反导合作,最终向美日韩三方合作反导的方向挺进。如果美国在东北亚编织区域反导体系取得成功,势必引起中俄联合反制。美日韩与中俄(朝)武力对峙,不啻是本地区安全合作的严重倒退。
如果上述局面不幸形成,东北亚各方的利益均将受损。即便对于朝鲜,它也难以在拥核和国际合作两端同时取得成功。
朝鲜长期与国际社会对抗,只能塑造它被外部世界持续制裁的孤立局面,这恐怕不是平壤朝野愿意见到的局面。
5
安理会或出台涉朝决议
制裁难挡朝鲜拥核决心
问:安理会即将出台的制裁决议对朝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联合国安理会已于朝鲜本次核试的当天,召开闭门会议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实施第五次核试验。再过一段时间,联合国安理会还将可能针对朝鲜核试,通过新的一轮制裁决议。
就朝鲜发展核导与基于弹道导弹技术的卫星,联合国安理会已从2006年起通过了一系列决议。但朝鲜在所有这些国际制裁下,仍在继续开展核导研发与试验,证明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制裁都不起作用。在朝鲜的价值观中,美国用武力形成了半岛长期分裂的局面,美国还曾在南部长期部署核武。
中国有句名言,“制裁从来不会起作用”。朝鲜深信,中美深度互疑,只要中国继续崛起并追求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内涵的中国梦,美国就不会坐视中国赶超美国而无动于衷。只要美国继续以“亚太再平衡”战略来制衡中国,中国就不可能束手待毙,而不指望朝鲜不要崩溃。因此,只要中美失和,它们就不可能齐心阻止朝鲜拥核。朝鲜需要做的,是不断核试,不仅推进拥核,而且扩大中美和中韩裂痕,在中美竞争的夹缝中走出一条拥核之路。
可以预见,即使联合国安理会不久通过新的一份“最最强烈”制裁朝鲜的决议,也不可能阻挡朝鲜继续奔核。这种“核试—制裁—再核试—再制裁”的恶性循环,已无法走出僵局。更多的制裁,非但不能阻止朝鲜弃核,反将激励朝鲜更为坚决地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