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又到一年重阳节,家乡陇州人又忙活着蒸花糕、送花糕。
花糕,是家乡陇州重阳节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以面粉为主料蒸制而成,蒸好的花糕一般为两到三层,呈圆锥形,形似山丘,从顶到底披红着绿,有花有叶,有虫有鱼,造型逼真,形态美观。
陇州花糕在制作技艺上非常细致和考究。面粉一定要用脱了麸皮的当年精面粉,麦香浓郁,而且很筋道。将事先蒸成的馒头作为内馅,外面包上发酵好的皮面,表面嵌入果脯、核桃仁、花生仁和大枣等。此外,人们还用面团捏成蝎子、毒蛇、蜘蛛、蛤蟆、飞鸟、花卉、石榴等,附于其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讲究的人家,还会用食用色素加以点缀,色彩鲜艳,置于笼中蒸熟。蒸好的花糕有模有样,看起来五光十色,鲜艳夺目。花糕大小不等,高低不一,但都饱含着人们的美好祝福。
在重阳节,陇州大地亲友间都有送花糕的习俗。一般是长辈给晚辈送,舅家给外甥送,期盼外甥能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婆家给未过门的媳妇送,期盼婚姻美满,天长地久。花糕上的蝎子、毒蛇、蜘蛛、蛤蟆等则表示对五毒的降服,寓意驱除病害,祈求安康。花卉石榴意在祝福亲友全家欢乐,幸福美满。花糕的“糕”谐音“高”,暗示高升,总之都是美好的祝福。
在我的记忆中,祖母是全村蒸花糕的高手,村里无论谁家蒸花糕,都离不开她,祖母也是有求必应。她七十多岁了,一身大襟衣服,花白的头发在脑后绾起一个髻,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一双粗糙的手灵巧无比,时常用一个农人的眼光创造美、设计美。一团面在手,捏啥像啥,尤其是她捏的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她用剪刀在龙背上剪出一道一道的龙鳞,再用圆圆的花椒籽给龙“点睛”,顷刻间,这条龙简直活了!祖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没念过一天书,但我认为她堪称一位农民艺术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那年,祖母蒸的花糕还上过我们县的电视呢。小小的面食,非凡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