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2015年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联合工作组终于确认科学家已人工合成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4个新元素。2016年6月,IUPAC官方公布了由发现者(有命名优先权)提出的新元素推荐名,供公众审查,为期5个月。11月30日,IUPAC定稿公布。它们是:
113号元素,nihonium,符号为Nh;
115号元素,moscovium,符号为Mc;
117号元素,tennessine,符号为Ts;
118号元素,oganesson,符号为Og。
在此以前,由于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元素周期表里这4个对应的格子都用奇怪的占位符代表着,比如117号元素,就曾用ununseptium来表示。
新名字中的nihonium由日本理化研究所建议,源于日本国的国名Nihon;moscovium源于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所在的俄罗斯莫斯科州名;tennessine 源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所在的美国田纳西州名;而oganesson则源于1933年出生、被业界誉为“极重元素合成先驱”的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
4个新名字的结尾,则符合各自所在周期表归族的命名传统。比如,前两个的后缀都是“-ium”,这是周期表用得最多的模式,铀、钾和稀土都是;左侧第二列的tennessine,后缀“-ine”匹配该列的卤素成员,如氟;左侧一列的oganesson,后缀“-on”匹配惰性气体,如氙。
当然,接下来就需要确定这些新元素的中文名字了。1月5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了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参加的定名会,通过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方案》,将于教育部批准后正式公布。
而可能的方案是依序为“钅字旁加尔”,“钅字旁加莫”,“石字旁加田”,以及“气字头加奥”。
如果这个方案通过,那就必须新造几个汉字了。因为除了“镆”字现成,还有个“鉨”字之外,另外两个字超出了现行的字库标准。据估计,会在今年6月的IRG(表意文字工作组)#48会议上以UNC(急需字)的形式提报。至于在电脑、手机上的输入,还需就新字向国际标准化组织申请固定码位,再为操作系统、输入法所支持,才能最后实现。眼下只能使用组字的方式,或是用图片代替,更难以用于信息交换、检索等操作。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