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去看望百岁高龄的方成先生。一进家门,未等坐定,老人家就大声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事儿,我的书法又拍卖成功了,直接就把钱打到我老家中山的红十字会了。”我一时间还没听明白,站在一旁的公子孙继红先生连忙补充说,老人家年纪大了,站立的时间不能太久,所以画画的时间减少,他就改写书法了。老人家早就发了话:他的所有书画作品一律不卖,只能捐给老家中山市的红十字会。他们愿意卖,就把卖的钱直接划归他们的慈善账号,作为方老的捐款。这不,前几天他们打来电话,说又拍卖了一幅书法,老人家可开心了。
方老接着话茬儿说,我一辈子画漫画,过去也没时间练书法。到老了,听说书法能健身,我就开始写书法玩儿。谁知大伙还挺喜欢,还能给家乡做点贡献,你说,这不是好事儿么?看得出,方老对家乡真是一往情深。
说话间,继红兄取过来几幅方老刚刚写好的书法作品,让我观赏。只见四尺整纸上,每幅只写四个大字,而且都是从左往右写的:“知足常乐”、“天道酬勤”、“强国强种”、“难得糊涂”……那真是笔酣墨浓,拙朴有力。从运笔和结构上可以看得出,老人家早年还是在临帖上下过功夫的。方老说,是的,年轻时都要临帖写大字的,只是后来放下了。我说,现在正好捡回来呀!方老闻言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欣赏到方老的书法,骨架结构很有颜体的方正厚重,笔画运转又有方老俏皮灵活的个人风貌。聊了半日,我怕方老累着,就要起身告辞,方老又交给我一个“任务”:“侯军,你能不能帮我搜集一些适合写书法的句子?我年纪大了,时常提笔忘词,你给我找点词儿来,好不好?”我当即“慨然应允”。转天就把我自认为比较适合书写的一些成语箴言之类,发给了继红兄。过不多久,继红兄就用微信陆续传来一些方老依照我提供的新词创作的书作,写得越发熟练而精彩了。
忽然有一天,继红兄发来了一张方老画在瓷盘上的漫画新作,是方老的自画像。我立即回复他:“老人家又玩出新花样啦?”他说,偶然发现家里有个白瓷盘,老人家当时正坐在沙发上,一见就来了兴致,抄起一支签字用的彩水笔就画出来了。这下可好了,他可以坐着画画了。继红兄告诉我,他已经订制了一批白瓷盘,不日即可运到。
可以说,在瓷盘上作画是方老开辟的“第二战场”。随着绘画工具的转换,绘画的构图和相应的技法也必须转换,宣纸是涩的,瓷盘是滑的;毛笔是软的,彩笔是硬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对一个百岁老画家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过,方老毕竟是斫轮老手,画起来游刃有余,而且新意迭出。且看他的新作《海纳百川》《布袋和尚》《米颠拜石》以及《鲁提辖》系列,不论构图还是用笔,在保持他一贯的率性和幽默的特色之外,都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意境。前不久,看到一幅方老的《回家过年》瓷盘画,一老者立于小木船上,用力划桨,水波荡漾,笑意写在脸上,水声溢于画外。我立即把这幅当令新作转发到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立即点赞如潮,众人都赞叹方老“宝刀不老”、“童心未泯”、“憨态可掬”、“可爱至极”……
此后,继红大哥几乎每天都给我发来一幅方老的大字书法,也不用我来“提词儿”了。那天又传来一张方老端着方形瓷盘画的照片,画的是憨态可掬的布袋和尚,方老题词:“放下便是,百岁方成。”若八个字连起来读,还真有点人生哲理的韵味。
可见,方老不老,并非虚誉——说到这里,需要解释一句,“方老不老”本来是2011年方老在我家过他的94岁大寿时,我请面点师在生日蛋糕上写的一句话,如今借来用作本文的标题,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