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自己家附近的风物、人情、故事,哪怕发生在几十年以前,都会记忆犹新。虹口区四川北路和山阴路交叉处的旁边有条小路,一直以来都叫甜爱路。这条小路虽然不在我家附近,但我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念中学时,我在四川路桥堍的天潼路坐有轨电车到山阴路下车,然后走百来米路到学校。上了大学,每周末从学校回家时,也在山阴路先跳下车(复兴中学门口),不是去甜爱路,而是去一家开在甜爱路和山阴路之间的四川北路上、坐北朝南的新华书店,常常会买上一两本书,然后继续坐上有轨电车回家。
记忆中,当时的甜爱路很冷清,也从来没人想到要问一句,为什么叫甜爱路。进入新世纪后,甜爱路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许应该说受到了关心,比如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开出了一家甜爱咖啡馆、甜爱路口竖起了一个爱心邮筒、道路两侧出现了爱情墙,还有人为甜爱路的得名编了个传说……甜爱咖啡馆是情侣们首选的休闲场所;爱情墙上的几十首中外爱情名诗为谈情说爱增添了颇多诗意;有意思的是那个爱心邮筒,只要是通过这个邮筒寄出的信,都会被盖上一个爱心邮戳,圆形的邮戳中间是一个长着翅膀的邮筒图案,圆周上有“万年真爱盛典”和“上海虹口”字样,当然还有日期。可以想象,加上爱的甜言蜜语,收件人会收获多少浪漫、爱意和值得纪念的回忆啊。
再说离上海很远的乌克兰西北部,那里也隐藏着一个童话般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的情侣们。
具体说,小城克利万(也有人称其为“有城市风味的居民点”——克利万只有居民七千多人)有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纤维板生产厂,为了将产品顺利地运往七公里以外的地方,厂主出资建造了一段专用铁路,每天只开三趟车,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因交通不便而建造的私有铁路,所有权属于纤维板厂。但因铁路线穿过一个茂密的森林,铁路两旁全是参天大树,两边的树枝和树叶互相“勾搭”在一起,时间长了,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拱形通道,人们称之为“绿色隧道”,是大自然和人之间不经意的合作成果。那里,地上也是一片葱绿,草地很少受到压力负荷,因而成为厚实柔软的“绿色地毯”,连铁轨的痕迹都被埋没了。
全世界恋爱着的人不约而同地赋予这条铁路一个浪漫的名字——“爱情隧道”,在树木和枝束繁茂的时刻,隧道里透过单束的阳光,恋人们散步到隧道末端,喜欢以光束为背景,看着对方,发誓相爱到老,永不背叛;人们相信,有光束为见证,一定很灵验。于是,“来这里的情侣必须完成光束下爱的许愿”成为了导游们最爱说的话。
甜爱路也好,爱情隧道也罢,她们都在为相爱的人们铺筑通往浪漫和真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