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左徒·读柬
陈美
  陈美

  我的曹老师早在大学时代就喜欢上了篆刻,工作后,和初出茅庐的杨鄂、吴伯雄等人,创立了启东印社,和南通的丘石、李夏荣等人经常交往,切磋治印心得。

  后来,曹老师任中学校长,专务学校管理,手艺渐疏,闲暇以翻翻《书法报》自慰。每每见某某书法篆刻家于某岁加入中国书协,自比还年轻,豪情万丈。近天命之年,愈觉紧迫。回首往事,苦于无师指点,只顾埋首前行,未曾抬头看路,徒耗光阴。

  终于,经好友引荐,结识了西泠名家周建国先生,一见如故。隔三差五,讨教书艺,漫谈印学掌故。从此,只争朝夕,激情燃烧。早读法帖,晨起练字,午间钩摹,晚上临刻。总之,一天当两天,工作爱好两不误。前年暑假,边临摹、边创作,刻印一百多枚。后来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双钩印蜕一千有余。

  曹老师的工作空间,日益扩大。“俸去书来,落落大满”,大大小小的石头,或累于书案,或堆于柜子,装满各式匣子和抽屉。床头柜上,是书;阳台里,是书,“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一日,我读《陆游书巢》,不禁窃喜,读与曹老师: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曹老师感慨:与书为伴,一生足矣。我遂凑趣:吾家乃“印”巢也。我俩哈哈大笑。然后,几乎不谋而合地,我们该有个书斋名。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刘禹锡,陋室;蒲松龄,聊斋;刘鹗,抱残守缺斋;张溥,七焚斋;梁启超,饮冰室;鲁迅,绿林书屋等等。

  早在十五年前,我们在启东的寓所叫“冰梅斋”,取自我俩名字的谐音,也寓“冰晶玉洁”之意,再者,我读师范时,笔名“小梅”,也是一种怀念。

  而现在呢,时过境迁,“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感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宽慰,种种况味均属“欲说还休”。“利名因醉远,日月为闲长”,不悲不喜,身心俱康。

  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胡中行教授喝茶,一语点破。曹老师,号“左徒”;书斋,名“读柬”。

  曹老师,乃左撇子,举箸,刻字,均左手。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名字。“左徒”,曹老师,欣然接受。

  2015年8月28日,师从周建国先生两年后,在胡教授精心策划下,曹老师正式入周老师门下。后周先生刊“人到能痴始算真”印以勉。曹老师在周先生指导下,亦步亦趋,孜孜不倦。每日微信传印,得“好”一字嘉评,喜上半日,更是“敏而好学”。一日,灵感偶至:左徒读柬,可乎?柬,帖也;柬,先生也(周先生,字柬谷)。胡教授说:读柬斋,好。

  从此,闭门谁共处,枕藉“柬谷”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0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播种点点滴滴的幸福
思念
智慧快餐
谁来“回收”
浪漫之路
“站长”
竹趣
左徒·读柬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8左徒·读柬 2018-04-01 2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