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下班,从家里到单位乘地铁原本很方便的。但我最近几年不爱乘地铁了,原因之一是地铁1号线越来越拥挤。
几年前一天清早,我可能是要值早班去挤地铁1号线。没想到七点钟不到,地铁车厢里就已挤成一坨了。地铁过了上海南站,我被前后左右四个女子团团夹住,完全失去了合理形状。四位娇娃在夹,我气都快喘不过来了,油然想起《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被八个“老婆”夹住的恐怖气氛。但电影里的娇娃们毕竟是唐伯虎的“堂客”,虽然恐怖,但不会走火。我却没有这么幸运,被四个陌生女子“夹着”,我吓得完全不敢动,鼻子闻着非常复杂的、从四面传来的、不同香型的香味,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我最担心自己身体有反应。要是那样,我就是跳进黄浦江也洗不清了。我又担心如果手垂在下面不小心碰到谁,被谁尖叫起来,那也是跳进苏州河都洗不清了。
地铁空调在夏天还常常打不足,我又热又怕,浑身是汗。试想一下,我虽然是一个广东农民,但上大学,读圣贤书,一直努力做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没想到,一大早乘一趟地铁出门,还没有到单位就可能名誉扫地,人将不人!将如何面对领导?将如何面对家人?
我在城里住得久,上网刷微信刷微博太多,总是心惊胆战生怕哪里出错就会一败涂地。这种事情,女方一旦尖叫,男生将彻底完蛋。不用说我这样身体微胖中年男人了,确实非常容易被立即认定道德有瑕,如不赶紧跪地求饶,可能会被广大之愤怒青年“人肉搜索”。各种资料迭出之后,那将是万劫不复。
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是架得住愤怒的“人肉搜索”的。
可能惊吓过度,我的身体没有任何反应,手也一直高高举着,如同正在农民田里偷西瓜被我八路军当场擒获的伪军。
到了单位,烧上水,去洗脸,回来泡上普洱茶,浓浓地喝了两杯,随着空调把办公室气温慢慢地降下来,我的心跳和血压也慢慢地降下来了——精神一下子为之振作,竟然熬过了这一劫,真是抖擞不已,有些得意忘形。似乎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之后突然“满血复活”了。
不过,这只是“讲故事”——“满血复活”用在以上情景中,并不是最贴切的。
“满血复活”这个词现在被用得很频繁,多指从疲惫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例如,工作过度之后从疲劳中恢复。又如,睡了一个好觉,早上起来,空气清新,神清气爽,会在朋友圈里吼一嗓子:“兄弟们,我满血复活了!”
“满血复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PC机游戏里。
在射击游戏或闯关游戏中,被敌人多次击中而“死去”的角色,因为买了积分得到了“复活药”,或者“开外挂”得到了补血,都可能“满血复活”——即游戏通常在屏幕上会显示“血槽”是满的。
“满血复活”这个词频繁出现,并不是因为游戏普及,而是因为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现代人疲惫不堪的生活状态。
现在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们几乎每天都透支生命,每天都很疲惫。
很多媒体公司和网络公司中,年轻人加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少人年纪轻轻,已经满头白发了。在地铁上,你会看到,年轻一代大多面露倦容,脸色蜡黄,皮肤干涩,头发枯燥——早上睡不醒,晚上睡不着。
在这种压力下,一个人如果能“满血复活”,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