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上海,常有人问我你最向往的上海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说:上海早餐……
上海的早餐比美国的丰富多了,与三十年前上海的早餐相比也增色不少。
我居处附近的莘谭路是典型的一条早餐街,一条近500米的小街单早餐店摊不下二十家。我经常去光顾的有六七家,而其中两家的东西我可以说在上海滩应得头魁的。
中式的早餐,什么大饼油条等都只有亲临店内,候在锅边,待它一离锅你即尝吃,那时味道是最佳的,一旦你外卖带回家,即使是四个轮子飞奔,口味仍大打折扣。候在锅边有一种馋涎欲滴的感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你进食鸣响了前奏曲,等到大饼油条上桌,再配以一碗咸菜,你的内心感受一定是人生的享受大概就是这些了。
咸浆是上海特有的品种,北方和西南等地都吃不到咸浆,它是在浆中放入虾皮、碎油条、葱花、榨菜末,及酱油和醋的混合物,滚烫的热浆入碗后,慢慢会在碗中起花,最后结成团糊状物,老上海人都好这一口。
佐咸浆的早餐我首选是这里的葱油饼,它和一般商店及家庭葱油饼不一样,一张饼直如一个大面盆,放入一个有盖的电焖锅内烘烤,三分钟就出一炉。尽管效率这么高,但店前总有人排队,好吃呀!远近闻名,饼极薄,上下二面是脆层,中间软糯层仅2、3毫米,葱花很多,葱香,油香,咬一口的感觉是有活吞下去的欲望。我曾经带领过很多朋友来品尝这家葱油饼,有的朋友大概太热爱这味道,还对他家附近的葱油饼摊主抱怨,你们为什么不去学学人家怎么做饼呀!
另一种我青睐的早餐是十味粢饭团。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因为这饭团内的材料太丰富了,老油条、肉松、榨菜、酸菜、白糖、咸蛋、白糯米、紫糯米,吃进嘴里,舌尖上的感觉是一种混合的如交响乐那样的美,甜酸咸辣脆糯香各个味道就在你舌尖上演奏粢饭交响曲。我在上海看电视,也有介绍上海几家人气旺的粢饭团的店,我特地驱车前往,结果总是让我失望,他们真的无法和莘谭路这个小店相比。
当然我最想推荐的点心是萝卜丝酥饼,那是一对南京来的老夫妇的特产,说它为特产,因为萝卜丝饼在上海太普通了,十家本帮餐馆九家有此点心,但真正能将这看似简单的物件做得出神入化与众不同,那就是造诣了。大部分人在萝卜刨成丝后,撒入盐屑和葱花,待萝卜丝出水后会将萝卜丝捞出,然后挤一下,太湿不易包馅。但是一挤萝卜丝会成干渣渣的拖把布。行家是不挤水的,只是把水滗去,让馅仍保持充分水分。松酥鲜腴,吃他们的饼,光一个你是不肯罢休的。我一直半开玩笑怂恿他去参加电视台的点心比赛,我可是认真觉得他们会得奖的。
莘谭路上这些店大部分都没有店名,大都是两个摊挤在一个店面下,而所有的摊主清一色都是外地人,不,新上海人。他们将上海的传统早点推陈出新做得有声有色,老上海都为他们跷起大拇指。他们是大上海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