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光过得邪气快,几股台风一刮,末伏、处暑一过,学生子个暑假就要结束;再眼睛一眨,学堂侪开学了。
讲起开学,我迭个七十晋六个老伯,像是打翻脱五味瓶,怀旧个情绪不由得涌上心头。对老底子读书个辰光,我真是交关想念。尽管记性越来越推板,但有几堂开学第一课还是记得煞拉思清。今朝回味起来,仍旧觉得对自己蛮有启发。
先讲讲眼前个开学第一课。
2008年起,教育部跟央视联办了《开学第一课》个节目,规模邪气大:全国中小学生侪辣电视机前上搿堂课。上课个老师与内容,更是覅忒灵哦!例如:2012年9月2日夜里八点钟,阿拉国家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领头主讲“第一课”,主题叫“美辣辣侬身边”,画家韩美林、学者于丹,球星姚明等侪作为嘉宾参与。刘洋通过讲述、影像等方式,跟学生们分享了飞天路上发现个太空之美、地球之美。迭种“第一课”真实、新颖、鲜活、震撼,正能量满满!
再讲讲老底子个开学第一课。回想从小学到大学,我经历过勿勿少少开学第一课,除了忒枯燥、呒趣相个纯粹听报告个开学典礼之外,有两堂课一直忘记勿脱。
一堂是读小学五年级时柴老师个语文课。开学那天,原来个语文老师临时调脱,柴老师匆匆接班,对全班学生侪是陌里陌生个。伊想快点熟悉大家,就翻开点名册一个一个点起名来。不料,把一女生个姓“覃”(应读“琴”音),读成了“谈”音;把一个男生名字“俣俣”(应读“余余”音),读成了“吴吴”。班级里个同学侪是熟悉掰两个名字个,所以大家侪哄笑了起来。我当时心想,乃末迭记老师要“坍招势”了。呒没想到柴老师当堂承认读错,向两个同学道歉,还请伊拉两家头教给正确个读音。
课后我听见柴老师跟几个同事讲,因为临时接手阿拉班级,而且开学典礼后就是语文课,伊要赶到教导处拿《教学日志》,所以呒没辰光先读一遍名单。有老师辣辣旁边教伊一个“妙招”:读不出个名字跳脱勿读,等名点完就问啥人呒没点到,那个学生肯定会举手,你就问伊叫啥,伊名字个读音就晓得啦——但柴老师呒没用迭个“妙招”,选择给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个榜样,赢得教室里厢一片掌声,叫阿拉大家历久难忘。
多么踏实、谦虚个老师啊!我后来也走上了三尺讲台,会经常捺迭段场景当做镜子,牢记“教学相长”,可见搿堂“第一课”对我个影响有多大!
还有一堂“第一课”是初一刚入学时邱老师上个地理课。伊刚大学毕业,长得老登样。上课铃声刚刚响过,伊就辣辣黑板浪写上自家名字(老赞个柳公权体),然后问大家:猜猜我是哪个学校毕业个?有同学轻声答:师范大学。伊讲一声“对”,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柳体字“师范”,随后又加了“四万”两字。大家不明其意,邱老师笑笑说:“师范”两字个读音像是“四万”口伐?大家可以记牢一个数字了——地球赤道个周长(约数)就是四万千米……
原来邱老师辣辣第一课上巧妙地渗透进了地理知识。多么走心个教学方法!掰个知识点,我直到今朝年将耄耋了,也一点呒没忘记脱。
有一位哲人讲过:良好开端是成功个一半。开学第一课个精耕细作,哪怕只是几个碎片,也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个印象。当然,一个称职个老师,要上好每一堂课,把全部精力聚焦课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那是需要付出一生一世交交关关个心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