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认为,过去五年市纪委在中纪委和市委领导下,已初步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三个更加注重”
拓展源头防腐
从事纪检工作的杨守正代表说,市纪委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总结比较公正、客观,较好地反映了上海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尤其是里面披露的大量数据,很有说服力。
翻开报告,一组组数据令人注目: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检举控告73407件(次),立案4308件。在加大办案工作力度同时,上海还加大对重特大事故事件的问责力度,14名局级干部受到了责任追究。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是上海的特色。”许文雄代表深有感触,“上海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查办案件的同时,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进了分析、评估、预测、预警、预防一体化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拓展源头防腐的功能。
“制度加科技”
解决反腐困惑
“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的执行。现在很多时候,制度是‘显规则’,执行是‘潜规则’。制度有了不少,但一到执行就容易发生偏差。”郑明光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对此,夏立建代表也有同感。“其实要管好干部,一部‘党章’和一部法律完全就能发挥作用,制度越多,只是说明每项制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夏立建认为,上海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有很多创新,“制度加科技”的做法,就是其中的代表,用现代科技把制度演化成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统程序,保证权力运行受到控制,这种做法卓有成效,已经作为反腐倡廉的新经验在全国推广。他建议“制度加科技”的做法在未来能进一步深化,拓展到更多的领域。
“一岗双责”
廉政更要勤政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键在党。“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处理好廉政和勤政的关系,不断改进作风,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沈敏代表认为,当前在大力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同时,还要警惕党政机关里的庸、懒、散现象,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纠正力度。
李渤代表说,上海在党风廉政责任制中,推出了“一岗双责”的做法,领导干部除了对所承担的业务工作负责外,也要对这一块工作的党风廉政责任负责。“这是非常好的做法,我们区已经进行了层层签约,不仅仅是党的部门领导,行政领导也要承担责任。所有领导干部都参加。”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邵宁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