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子未过目“笔记”有点乱
今人精“加工”字句不增删
钱宁解构经典重编《论语》之举受学界赞赏
乐梦融 徐康欐
   《论语》学而第一,尧曰第二十。熟悉《论语》的人一定不会忽视这20篇的顺序,这也是自西汉张禹编定以来,《论语》最经典的呈现目次。最近,却有学者大胆颠覆了这种编排体例,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重新“洗牌”,以孔子的思想为脉络,重构原文文本,此举可谓两千多年来对《论语》最具革命性和创建性的“重编”。《新论语》近日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新论语  陈酿入新瓶 

  经钱宁重编的《新论语》在没有增删一字一句的情况下,对《论语》原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拆和重构。原有的20篇体例被完全打破,钱宁抓住孔子学说的核心“仁”,以其为逻辑起点,将散乱的儒家箴言放进了一个崭新的逻辑框架中。《新论语》分为内编与外编两部分,内编收录了所有“子曰”之语,弟子之言和其他辑录一律被放在外编,据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孔子言论的准确性与纯粹性。内编又细化为核心篇、路径篇、实践篇、例证篇和哲思篇。以“仁”为核心,将“孝”、“悌”、“信”视为其呈现形态,“礼”为其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求取的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实践的方式,例证再现“授课现场”,展现孔子学说中最高深的部分。外编则分为3篇,评价篇、记忆篇与阐释篇,从孔子的学生及同时代人对他的议论中丰富孔子的形象,进一步阐释他的思想。 

  在重编《论语》的过程中,每句话放在哪里?如何置放?以及言论的前后关系,都要经过仔细思考、反复斟酌,钱宁认为这是编撰该书最大的难点。他也坦陈,曾遇到过很多困难,有的句子难以归类,有的句子语意难定,有的句子充满争议,但就整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几乎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现真意  大义梳散言 

  在钱宁看来,《论语》未经孔子本人编撰审订,并非一部成熟之作,只是孔门众多弟子不同时期“课堂笔记”的集合。由于编排散乱、语境不清,许多“子曰”常常令人感到不知所云,这也几乎是大部分人初读《论语》时的感受。而此次解构《论语》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散乱的章句变为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的文本,让孔子思想的逻辑性能在新文本中直接显现,成为一本无需繁琐注释、人人都能读懂的经典。对此,孔子基金会的副秘书长王大千概括钱宁“重构《论语》的意义”在于:“以内在的逻辑性,系统而缜密地再现了孔子的思想,充分体现出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钱宁认为,以“仁”为核心,重新确立《新论语》的整体结构时,《论语》中的许多“只言片语”就被赋予了新的“结构性意义”。比如,孔子讲“学习”,并非简单地指学习知识,而是将学习看成领悟“仁”的途径;孔子谈诗论乐、抨击时政、评论古今人物,则如同今天的“案例教学”,旨在向弟子们解释和阐发“仁”的内涵,以及在具体事例中如何评判“仁”与“不仁”。钱宁相信孔子的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他希望能够通过《新论语》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孔子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虽然目前市场上《论语》解读类的书籍铺天盖地,但钱宁自信《新论语》既不同于古人的文字整理、章句注释、义理阐发,也不同于今人的读书感悟、心得分享、理论研究,它是两千多年来对《论语》的一次革命性“重编”,摆在读者面前的将是一部新经典。 

  惠读者  匠心受肯定 

  钱宁大学时重温《论语》,最深的印象是,《论语》中几乎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名言,被人们在生活中大量运用。十年前,钱宁开始认真阅读《论语》,他写了一部以孔子生平事迹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圣人》,后参与拍摄了由此改编的电视剧《孔子》,去年,又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开设了有关孔子的专栏《尼山风光》。“《论语》读多了,章句越来越熟了,但整体的印象仍是‘杂乱无章’。不过,正是在这反复阅读过程中,突然有了‘重编’的想法。”钱宁说。 

  在学界内部,尚未付梓的《新论语》已经得到了肯定的声音。一些看过《新论语》校样的学者、专家,都给予了积极评价。孔子第75代孙、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长孔祥林先生的评论具有一定代表性:“有感于《论语》的编辑散乱、翻阅数遍往往不得要领,钱宁打破《论语》原有章节顺序,以‘仁’为核心,提纲挈领,重新编次,使初读者也能了解孔子思想精华。此创举为普及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独辟新径,将嘉惠众多读者。”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表示:“不加一字,不减一字,编而不作,《论语》一新。” 

  当然,钱宁也明白,这样一部“改动”经典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争议,但他仍然坚信《新论语》有它出世的价值,他说:“两千多年来,每一代人对《论语》都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希望,《新论语》可以视为我们这代人对《论语》做出自己解读的一种努力。”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徐康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专题
   第A25版:专题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第B45版:新民楼市
   第B46版:新民楼市
   第B47版:新民楼市
   第B48版:新民楼市
   第B49版:新民楼市
   第B50版:新民楼市
   第B51版:新民楼市
   第B52版:新民楼市
孔子未过目“笔记”有点乱 今人精“加工”字句不增删
华语文学创作笔会 在沪召开
演了两年多 改了两年多
“六一”互动阅读申城书香浓浓
“猫猫虎”走进“阳光之家”
戏校学子放歌行 专场演出进社区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6孔子未过目“笔记”有点乱
今人精“加工”字句不增删
2012-05-31 2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