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判断,5月成交再创新高可能性极大。而这样的数据背后,是刚需产品给力市场。
低总价房源成交环比上升
据德佑地产市场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012年5月21日-2012年5月27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56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上涨27.0%;成交套数1494套,环比上涨22.7%。
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认为,5月1日至5月27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了67.33万平方米,与近一年以来的高点3月份同期相比还多了2.37万平方米,如不出意外,5月的成交量极有可能超过3月份,再创限购以来的新高。
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的明显回升,与部分楼盘以降价获得高性价比,从而获得市场青睐有关。
上周成交榜首位的张江国际豪庭均价不足1.7万元/平方米,相比去年的均价下跌近两成,因此单周售出90套房源。
排名第三的居礼苑,别墅单价不足1.8万元/平方米,低于徐泾板块其他的别墅项目。
不仅在个案上有降价走量的表现,总体上看,刚需产品在本月的周度成交中连续上演成交量占比环比上升。
据统计,上周总价150-200万元的房源成交328套,占比22%,较前一周上升8个百分点,1.5-2万元/平方米均价的房源成交445套,占比31%,较上周上升7个百分点。查看前一周的数据,1.5-2万元/平方米均价的房源成交依然有环比的上升。由此而来的则是本月两周的成交量上涨。
而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排名前十强累计成交套数340 套,成交总量4.17 万平方米,占商品住宅成交总量的22.52%。位居周成交量榜首的张江国际豪庭,以套均面积90 平方米,套均总价153 万元,累计成交8133 平方米,占到十强总量的两成,显示出刚需产品的爆发力。
高性价比产品突围刚需市场
刚需产品赢得市场与降价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降价的产品都能够有好的销量,只有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在目前的市场中突出重围。
“与我们购买任何商品一样,廉价并不等于性价比高。”汉宇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付伟如是说。在他看来,在楼盘定价中,即使同一小区,价格也经常会因产品定位、朝向位置、环境干扰等因素而相差许多。同一区域仅仅只能说明地价水平相当,所以,若要比较楼盘性价比,单比较价格是有违市场规律的。
继前一周后,上周保利叶城继续现身成交排行榜,其成交27套,均价在18054元/平方米。这样的价格在保利叶城所处的宝山顾村板块绝非低价,但该项目紧邻轨道交通7号线,周边交通配套较完善,与市中心对接方便,而且顾村公园近在咫尺,社区环境成为吸引购房者的一大原因。
一位同策咨询分析人士告诉笔者,“从表现好的项目可以看出,优质房源成交积极。”而所谓的优质正体现在项目的性价比上。
6月有望再现刚需成交潮
在目前的限购调控下,市场主力自然是刚需无疑。而刚需产品的积极推盘,将更有助于楼市成交。
截至5月28日的数据统计,上周上海市内共有14个住宅项目开盘,数量比前周增加6个,推盘量超过1400套,环比前周的近850套提升了70%左右;上周开盘均价约为2000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幅度超2成。而开盘的14个项目中,有11个来自外环外,占比近80%。
刚需市场供应在经历了二季度前半段的相对低迷之后,从上周起开始逐渐进入下一个发力期。上海搜房数据监控中心分析师曲鹏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随着部分中高端项目的低价入市,楼市成交的主力开始逐渐由刚需产品向改善型产品转移。部分刚需楼盘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推盘蓄力,以待下一次刚需的销售高潮期。
而6月,这样的高潮或将来临。
据上海搜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6月上海楼市共有207个项目推出优惠促销活动,数量与5月基本持平,但外环外的占比却有明显提高,重新回归到全市的75%以上。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的外环外项目有意将6月作为其销售的发力期,6月的上海楼市有望出现新一轮刚需楼盘的成交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