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
日本全方位立体防范儿童受虐
冯武勇
■日本儿童播撒向日葵种子期待美好明天
  文/冯武勇

  日本各地上月连续发生数起儿童虐待案,震惊社会。统计数据显示,日本虐童案已连续6年上升,去年更创历史新高。 

  为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日本从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试图建立一张集预防、教育、介入、惩治于一体的立体防范网,其中预防是重中之重。

  虐童案创新高

  2月21日,北海道旭川警方以伤害嫌疑逮捕25岁无业青年三原刚容。3天前,他将2岁的儿子从下榻旅馆的二层窗口扔出,小孩落在积满雪的一层屋顶,所幸没有受伤。目击者称,男孩身上一丝不挂,只穿着纸尿裤,在积雪的屋顶上边哭边喊“冷,冷”。旅馆工作人员发现后,三原将儿子带回到房内,旅馆方面随即报警。 

  2月22日,山梨县警方以杀人嫌疑逮捕22岁的平井北斗。警方调查显示,2010年3月21日,平井因3个月的儿子理仁一直哭,不禁怒火中烧,将儿子高举过头,从2米高扔到地板的床褥上。4月27日,理仁因脑内伤在医院不治身亡。 

  日本警察厅2月16日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日本查获的虐待儿童案件增至384件,受害儿童达398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儿童遭性侵犯案件也明显上升。 

  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日本全国虐待儿童案件较2010年增加32件,受害儿童人数增加38人,两个数字均创下1999年有统计数字以来最高值。其中被虐待致死儿童人数比2010年增加6人,达39人。 

  这是警方查获的虐童案件数量连续6年上升,比2002年翻了一番。在查获的384起案件中,儿童遭殴打等身体伤害案件占70%,性侵犯案件占43.3%。 

  然而,进入警方视野的虐童案件只是日本社会虐童实态的冰山一角。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1990年儿童虐待咨询统计为1101件,1999年即《儿童虐待防止法》出台前一年为11631件,最新统计的2010年度为55154件。虐待类型最多的依次为身体虐待、放弃监护义务、性虐待和心理虐待。 

  日本警察厅公布的2011年刑事类虐童案件统计还显示,施虐者中有409人是受害儿童的监护人,其中134人为亲生父亲,119人为亲生母亲,二者共占61.9%。 

  日本警察厅认为,查获的虐待儿童案件不断上升,主要源于社会对儿童受虐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同时儿童虐待监视和监督网络也不断完善,使得一些潜在不法行为得以及时揭发。 

  关于儿童虐待的起因,以往多注重虐待者和受虐儿童的个别心理和病理因素。后来受西方研究影响,开始更注重社会环境因素,如失业、低收入、单亲家庭、社会孤立等。 

  日本2003年一项大型调查“儿童咨询所接待的虐待家庭特征分析”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500多个家庭中,19%属于生活保护对象,26%是所得税和居民税免除家庭,二者加起来接近半数。 

  建立防范网络 

  日本社会从法律、行政、家庭、学校、民间组织等层面多管齐下,试图建立一张集预防、教育、介入、惩治于一体的立体防范网络。 

  日本2000年制定第一部《儿童虐待防止法》,2004年修改该法和《儿童福利法》,强化市町村一级行政部门和各类机构团体保护受虐儿童的机制,强调早发现、早应对、深沟通。目前已有96%日本市町村一级自治体建立了“保护儿童地域网”,参与机构包括市町村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学校、警察、保健所、家庭儿童咨询室、教育中心、儿童福利设施、医疗机构等。 

  2004年修正法的第二个特点是扩大了儿童虐待信息通报义务,对于没有确切证据但存在虐待可能的情况,发现者也有通报义务。 

  2011年最新一次《儿童福利法》修改中,强化了儿童咨询所和福利设施负责人的监护权托管权限。根据这一修正法,对虐待孩子的父母最多可剥夺2年“亲权”。有权向家庭裁判所提出剥夺“亲权”要求的除了受虐儿童亲戚和检察官,也可以是孩子本人或实际照顾者。 

  地方行政方面,日本建立旨在应对和防范虐童的儿童咨询所制度。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咨询所和市町村行政部门受理的虐待咨询基本各占一半。 

  日本厚生劳动省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2月,日本共有206个“儿童咨询所”,其中128家设有临时保护所,基本覆盖日本各地,比如东京就有11个儿童咨询所。日本设有一条全国电话热线,可转接到拨出电话所在电信管区的儿童咨询所。 

  里亲制度也是支援受虐儿童的机制之一。根据这一制度,对于丧失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够格的受虐儿童,可以由都道府县一级地方政府委托“里亲”(无论是否有亲属关系)代为抚养,必要的抚养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 

  儿童福利设施也是保护和支援受虐儿童的主要公共福利机构,一般由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福祉法人团体设立,除收留和援助孤儿、残疾儿童、智障儿童、聋哑儿童、品行不端儿童外,也支援受虐儿童和单亲母子等家庭弱势群体。 

  警惕受虐征兆 

  防患于未然是日本防范虐童体制的重心之一,“早期发现、早期应对”是主要指导方针。 

  预防措施包括:育儿支援,防止父母孤立;掌握虐待高风险家庭情况,通过在体检所配置心理咨询师、保育师等减轻虐童风险;走访有育儿负担的家庭。 

  早期发现与早期应对措施则包括:市町村地方政府的虐童咨询援助,为构建虐童防范网提供法律环境,加强儿童咨询所职能与职员培训,加强与行政、团体、学校、警察间的信息互通等。 

  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家庭教育手册”提出保护儿童免于虐待的5条对策:一、觉得情况可疑应立即向相关机构报告。二、不要被“教训孩子”的借口所迷惑。三、不要想着一个人能解决问题。四、从孩子的立场而不是从父母的立场出发保护孩子。五、每个人周围都有虐待事件发生的可能。 

  东京儿童咨询中心制定的《防范虐待启示手册》中提出了虐待SOS信号,如儿童身上有不自然的伤痕和淤青、父母经常将幼儿留在家里自己外出、孩子一到户外总是哭、孩子有暴力倾向、孩子长时间未洗澡、总是穿着不合节气等。 

  日本关东地区枥木市发行的一本教师手册中列举了学校老师需要注意的虐待信号:老师写板书时只要一举手,孩子就下意识地抱住脑袋;老师轻微警告,孩子就吓得一动不动;孩子吃校餐的时候饥不择食;孩子出现与性相关的言行和奇异行为;说话像大人;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喜欢用奇异行为吸引他人注意;反复出现逃课、迟到缺席、小偷小摸、游荡等问题行为;放学后不爱回家;学习能力骤降,反应迟钝,虐待动物,忘事;感情表现极端贫乏;容易暴怒和突然陷入恐慌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3·15专刊
   第A09版:3·15专刊
   第A10版:民生·财经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新智
   第B20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1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2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生活
日本全方位立体防范儿童受虐
加强父母心理护理
岸和田虐子事件
热点锁定
导读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9日本全方位立体防范儿童受虐 2012-03-02 2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