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一片绿洲
现年22岁的阿萨·方在iSKoot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年收入超过7万美元,包括工资、职工优先认股权和个人投资。方说,她的母亲只知道我在和一群工程师打交道,开发手机应用软件。其实,远不止这些。
25岁的伊万·李拒绝了微软公司提供的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雄心勃勃自主创业。他希望自己公司开发的游戏软件最终能称霸业界。
23岁的班西·沙阿获得大学文凭后,受聘于圣马特奥一家小型公司———拉提斯工程公司。作为一名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她年薪接近13万美元,外加公司股权……
这些最新落户硅谷的高技术人员大多20岁出头,他们被硅谷层出不穷的创业公司和源源不断的资本注入深深吸引,渴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收获离开校园后的第一个梦想。
但在美国其他州,甚至在加利福尼亚州其他地区,却是另一幅画面。因为金融危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艰难地寻找工作。
“我们始终认为硅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已是数家公司董事的朱丽叶·汉娜说,“我们拥有经济优势,因为这个国家其他地区看上去好似一片沙漠,而这里,钱从来不是问题。”
工作机会多元化
硅谷有自己的兴衰轮回,许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对此深有体会。上世纪90年代,这里有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辉煌;当互联网泡沫破灭时,这里也有过令人绝望的低谷,但开拓精神从来不曾离去。来硅谷闯荡的每一批新来者,都充满自信和乐观精神,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能够浇灭他们心中的热情。
计算机工程师在硅谷永远走俏,不少人刚出校门就能拿到6位数年薪,外加奖金、股权和职工优先认股权。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埃里克·罗伯特说,他所知道的这类招聘职位中至少有一个年薪超过16万美元,“想必还有我所不知道的年薪更高的职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精英已经不再独享硅谷荣耀。社交媒体的崛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大批历史、心理学、音乐等人文专业毕业生,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人才也加入到硅谷寻梦行列。
27岁的莫林·奥卢沃莱生长于尼日利亚,高中时搬到美国加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拥有生物学学士学位、西班牙语学士学位和社会学硕士学位,酷爱时装设计。如今,她在“脸谱”公司战略合作发展部工作,帮助时装设计师拓展在线业务。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把我的个人兴趣爱好投入到谋生手段中,”奥卢沃莱说,“你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可以拥有梦想并实现它。”的确,她的工资收入让她有更多生活选择,比如去阿根廷远足,或去其他城市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
启动公司成本低
虽然不少人满足于为别人打工获取高额薪水,但创业始终是硅谷最大的诱惑。
“创业的念头始终徘徊在我的脑海,”毕业后就供职于“脸谱”运营团队的丹尼·肖福尔说。
硅谷趋势分析公司“合资”首席执行官拉塞尔·汉考克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硅谷约有2.3万家创业公司,许多职位虚位以待,不少大学生早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得到这些公司的工作邀约。
在硅谷,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有几百美元,就可以启动一家创业公司,成本低,失败的代价也低。
“我可能会损失两年薪水,但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伊万·李说。他目前仍经常收到“脸谱”和谷歌招聘人员的电话,但他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LoKi工作室”,与合伙人同租一套房,月收入2000美元。
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教授认为,对新一代硅谷创业者来说,赚钱已不像从前那样是唯一目的,“越来越多人从事技术工作,是因为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帮助这个世界上尚未受益于这些技术的人们”。
事实上,许多“脸谱”公司前任或现任雇员,都视比尔·盖茨为一个典范,他固然创造了无穷财富,但他的慈善精神更令人敬佩。正如肖福尔所说,“中彩票永远位居改变世界之后”。
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