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识的尴尬
顾土
  ◆顾土

  几年来,我在不知多少文字里说过标识的识究竟应该怎么读,当然,人微言轻,说了也没用,直到最近看到有文章也在谈这个问题,不免又生发了感慨。

  标识的识,音读志,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读实,却仍旧不能约定俗成,因为读志的时候,字义不同,是记或记号的意思。标识是显示特征的记号,所以,只能读志。

  其实,日常生活中读错几个音是难免的,假如较真的话,估计就难以开口说话了。但令人最尴尬的是,读对的人反倒被纠正。我读标识的时候,常常就被四周的人坚决纠正,有的朋友还怕伤我的面子,特意轻声提示,有位朋友甚至用手机短信告诉我“正确”的读音。而我更害怕伤了旁人的颜面,总是缄口不语,结果,永远处于被纠正的一方。

  公众场合,明明自己是对的,还被当作错,这恐怕是人生比较难受的时刻,这么多年来,我就被当众纠正过许多次,比如讣(音读负)告被纠正为(仆)告,卿卿我我被纠正为(唧唧)我我。被人纠正,在我来说,最难为情的是周围的人一起用嘲讽的眼神看过来,还有人会附和:怎么,连这个字都不会念?多数人的附和并不在于他们的腹笥厚薄,而是面向对错的双方,他们的选取标准永远是:是否领导,是否名牌大学,是否平常看起来学问大一些。不是或相对不是的那一方,自然就会被划入错的行列。

  读音的以错纠对,最为尴尬的是,连电视屏幕里的主持人也这么读,而且,又过了几年,错的就成了约定俗成,再过若干年修订词典,词条下又被注明:近来也有读什么什么的。意思就是,错的也不算错了。如此结局,你不能不承认,是错是对,关键在于双方的人数,人数众多的那一方,早晚都是对的,根本原因在于:音,原本就是被大家读出来的。不是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少数服从多数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苏州河上行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矛盾着,时髦着
闲书偶得
人们彼此熟识
意大利第一大港热那亚
无题(251)
标识的尴尬
过节
周刊第251期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标识的尴尬 2012-03-04 2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